2009年,在寬松的財政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回調的貿易政策、救助性的產業政策以及4萬億政府刺激計劃的作用下,急轉直下的中國宏觀經濟發生了一些變異,在進出口貿易、消費和物價進一步下滑的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工業增加值以及經理人采購指數(PMI)、發電量等出現了止跌回升。對宏觀形勢的解說也相應形成了樂觀派與悲觀派,其激烈的交鋒強化了人們對于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氣氛。因此,如何正確認識這些矛盾的數據和各派的解釋,成為下一步宏觀經濟調控十分重要的基礎。
根據中國AS-AD動態調整分析框架,我們的總體判斷如下:1)由于出口與消費在需求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以政府投資為主體的經濟小幅反彈無法左右宏觀經濟持續下滑的基本趨勢,尚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宏觀經濟已經觸底反彈;2)工業層面的數據回暖一方面是刺激性政策的產物,另一方面也是去年過度存貨調整的產物,部分工業的小幅反彈尚缺乏堅實的需求基礎,也沒有相應足夠的結構支撐,因此,它難以從根本上啟動經濟的全局性回暖;3)外部環境的持續惡化、內部以房地產和出口產業為核心的支柱產業的持續低迷、刺激政策實施效率的不確定以及社會承受宏觀經濟波動沖擊的能力較弱等因素決定了中國宏觀經濟下行通道的長度和不確定性。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2009年一季度延續2008年下半年的態勢,潛在GDP缺口將進一步放大,GDP增速進一步下滑。在需求大幅度下滑的同時,潛在產能的持續放大決定了中國本輪周期性調整的長期性。按照幾種潛在GDP的估算方法進行測算,2009年將在前期大規模投資的推動下出現潛在GDP和產能大幅放量的沖擊。估計2009年的產出缺口將比2008年擴大1倍,總體宏觀形勢將進一步惡化。同時,由于存量產能過剩的調整不僅涉及總需求的刺激,還涉及固定資產的更新、替代與轉型。因此,本輪中國經濟周期的低谷期可能相對漫長。短期需求總量的局部變化,難以改變這種周期的特性。
第二,在世界經濟超預期下滑的作用下,中國外貿出現進一步加速下滑,歐美經濟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下滑的沖擊開始進入加速期,外貿順差增長的勢頭可能遭遇逆轉。
決定中國未來宏觀經濟走勢以及周期調整的深度和長度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中國外部經濟的變化,因為中國外貿依存度過高(2008年接近60%)。自2008年第3季度以來,世界經濟出現全局性的深度下滑,其中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下滑了1.2個百分點,按照18家國際機構預測的2009全年下滑的幅度將達到2.2個百分點。按照世界實體經濟蕭條傳遞的規律,世界經濟對中國貿易的沖擊剛進入加速期。1至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667.66億美元,同比下降27.2%。2月出口總值為648.95億美元,同比下降25.7%;進口總值為600.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4.1%。貿易順差實現48.41億美元,較上月減少342.59億美元。如果考慮中國目前出口下滑的國別因素,我們會發現,與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下滑最為劇烈,歐盟次之,而美國和日本都在-9%左右。
第三,在消費信心下滑、收入增速回落以及整體宏觀經濟處于不景氣等因素的作用下,消費增速開始進入加速下滑的時期,宏觀經濟下滑開始由出口與投資領域傳遞到消費領域,未來消費啟動的困難進一步加大。
2008年9月以來,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滑。同時,居民收入同步出現下滑。2009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2%,與去年同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名義消費自2008年9月以來,出現緩慢加速下滑的態勢,即使剔除價格因素,2009年1-2月比去年第四季度也下滑了2-3個百分點。這種下滑預示著中國經濟全局性下滑格局的形成。
第四,在投資型短期刺激政策的推動下,固定投資增速有所提升,但政府投資在啟動民間投資上收效甚微,從而可能使得財政刺激的拉動效應被打折扣。
2009年固定投資增長速度出現明顯的回調,達到26.5%,較初年同期增速提高了2.2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價格因素,實際投資增速提高了9個多百分點。這充分說明自2008年12月開始啟動的刺激型投資計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導致2009年1-2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核心因素是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大幅度增加,增速達到35.6%,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了23.3個百分點。如果剔除國有因素,則其他經濟成分投資同比增速僅為20%,港澳臺商投資和外商投資增速僅為1.1%和2.1%,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增長僅為1.0%;如果我們剔除2008年12月啟動的2300億元刺激性新增投資,常規性投資增長速度還下降了1.8個百分點。
第五,工業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但在考慮春節因素和結構因素之后,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的基礎并不堅實。
雖然2009年工業增加值單月同比增速達到11%。但是,如果進一步考慮工業增加值的結構,我們發現:1)局部產業增速過快。2月,汽車和水泥的增速分別達到22.9%和42.5%,表明這些行業可能存在超調的問題;2)雖然發電量增加了5.9%,企業用電量同比僅增加了1.8%;3)在產量增速回暖的同時,產銷率卻出現了下降,2月產銷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其差額進一步擴大了0.3個百分點。這種現象的可能解釋是:1)2008年下半年超預期的宏觀調整使企業進行了過度的供給調整,2月的反彈只是這些企業對這種過度調整的彌補,即通過擴大產出,部分彌補去年存貨的過度減少。因此,這種回調具有短暫性。2)部分行業在國家刺激計劃以及市場結構調整計劃的作用下,為獲得國家訂單、產業補貼、避免被行政性兼并而進行的理性反應。
第六,PMI指數在低水平基礎回升,宏觀經濟刺激初見成效,但去庫存化并沒有結束,產能過剩問題沒有真正緩和,制造業可能面臨調整過度的危險。
2月份中國PMI為49%,比上月上升3.7個百分點,自11月的最低點38.8%連續三個月反彈,表明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但同時應看到,PMI指數仍然低于50%的臨界點,如果考慮春節期間PMI調整的規律以及目前PMI數據的特性,整體經濟遠遠未走出衰退的陰霾。
第七,勞動力就業問題日顯嚴峻,失業問題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帶來巨大的沖擊。
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測算2008年底中國將面臨3200萬人的失業,而2009年中國將面臨3500萬人的失業人口。對于缺少系統性和全面性社會安全網的中國,以大學生和農民工為主體的大規模失業將給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帶來極大的挑戰。
第八,財政下滑明顯,地方財政問題開始顯現。
2009年1月財政月度收入同比下降-17.1%。財政狀況惡化可能并不會體現在中央財政,而是凸顯于地方財政,因為房地產的低迷、土地拍賣的流標、資源價格的下滑、工業增加值的進一步回落以及企業利潤的進一步惡化,都將對地方財政帶來極大的沖擊。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將使地方政府出現97-2001年的財政窘況,導致宏觀經濟調控在基層政府的傳導上出現問題。
第九,各種價格指數回落明顯,在PPI的引領下,CPI和PPI雙雙進入負增長階段,通貨緊縮的壓力加大。
各項價格指標延續了2008年第4季度大幅度下滑的趨勢,自2009年2月以來,CPI和PPI同比和環比都雙雙進入負增長狀態,通貨緊縮壓力加大。2月份PPI同比下降4.5%,下降幅度超出上月1.2個百分點,創出了1999年4月份以來的新低。PPI的持續下降是對全球經濟持續深度下滑、全球流動性收縮、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徘徊、國內產能過剩和去庫存化等國內外經濟基本面的一個綜合反映。2月份,CPI同比下降1.6%,雖然翹尾因素十分嚴重,但考慮春節因素,2月CPI環比也開始進入負增長階段。這說明中國宏觀經濟衰退的格局已經開始從外貿領域→重化工行業→一般制造業→一般工業品蔓延到消費品領域。這標志著中國宏觀經濟自2009年1季度進入到全面下滑的狀態之中。
第十,M2增速和信貸雖然增長很快,但M2與M1增速差距的創歷史新高,市場主體進行投資和消費的意愿進一步下降。
2009年1月M2達到49.6萬億,同比增速為18.8%,2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3.06萬億元,同比增長24.17%。與此相對的是,2009年1月的M0增速為12%,與2008年1月的31.2%相比,少增加19.2個百分點,基本與2004-2009.1期間的平均增速相當;M12009年1月僅為6.7%,比2008年1月同比少14個點。M1與M2增速的差異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2.1個百分點,這標志著中國貨幣供給存在強烈的存款定期化和居民儲蓄化。這表明中國市場主體進行投資和消費的意愿進一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