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享受“特殊待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布的方案,該組織發行的債券為5年期,將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計價,債券利息將分季度發放。債券將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政府或成員國央行發售,并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和購買者間交易。
SDR是由IMF發行、建立在一攬子貨幣基礎上的計價單位。此前,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內的一些人士呼吁,將SDR用于國際貿易的結算,并使其成為各國儲備的主要形式,以取代因金融危機而信用嚴重受損的美元。目前,SDR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四種貨幣構成,占比分別為44%、34%、11%和11%。
除了中國,巴西和俄羅斯也已承諾將分別購買100億美元的債券,印度也表達了購買IMF債券的興趣。而有分析人士認為,某種程度上說,這次中國以人民幣買IMF債券,可能享受了“特殊待遇”。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對上海證券報說,購買債券一般是用國際上能夠接受的貨幣,從這一點說,人民幣是準國際貨幣。而在其他一些國家,比如印度、韓國等等,如果現在要買IMF債券的話,還是不能用本幣,而要用其他國際貨幣。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肯定
分析人士認為,IMF同意中國以人民幣購買其債券,一方面給IMF提供了所需的援助窮國的資金,利在全球;而在中國,此舉對于加快人民幣國際化亦有積極意義。不過,此舉給外匯市場帶來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
梅新育表示,IMF作為股本的份額很少,資金多數來自債務融資,能控制其資金來源也就能控制了該組織。中國購買IMF債券,有助于IMF降低對美國的依賴程度;而與此同時,這也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一步。
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主管彭文生昨日對上海證券報表示,500億美元的規模相對較小,因此可能不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然而,這可以被視為是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所付出努力的成果之一。”
業內人士分析說,在中國以人民幣購買以SDR計價的IMF債券后,基金組織將使用人民幣為一些成員國發放貸款,借款國將人民幣回籠中國并轉換為美元等可兌換貨幣。另外,借款國也可以根據雙邊協議使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的商品和服務。
巴克萊資本認為,中國通過與IMF達成此次協議,將在兩方面受益。首先,這將有利于中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中國將可以使用以SDR計價的資產作為外匯儲備;同時,因兌換美元和使用人民幣購買中國商品(通常是使用美元)而回籠人民幣,有可能使得中國持有的美元數量出現下降,其他貨幣的持有量維持不變。
其次,這將有可能推動人民幣發揮國際貨幣甚至儲備貨幣的作用。雖然此次交易涉及金額數量不高,但這次交易也會發出一個的重要信號:一些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的中央銀行將至少持有人民幣一段時間。此外,中國可能與借款國達成協議,同意借款國使用人民幣支付進口貨物。這將有助于促進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貿易。(記者朱周良 編輯 梁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