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圈礦的步伐近來有所羈絆。昨日,澳大利亞稀土礦業公司Lynas在一份聲明中宣布,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色”)已經終止了對其的收購計劃,并表示是因為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FIRB)過于苛刻的審查條件所致。
中色被迫終止收購
公告透露,FIRB要求中色將其在交易中的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并減少其在董事會席位至半數以下,而依照協議中色將會派駐4名董事。對此,中色拒絕接受,并選擇終止該交易。
今年5月,中色斥資2.52億澳元收購Lynas 51.66%股份,并將為其擔保一筆中資銀行所發的1.04億美元貸款,用以支持稀土項目的開發。但此項收購自向FIRB提出申請后,已遭遇3次延期,中色為此4次遞交方案。按原計劃10月初FIBR將對此做出裁決,不過中色最終選擇了知難而退。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此前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決定,或引起了澳方對本國稀土資源的擔心,因此傾向于對此項交易不予放行,因此審查條件不斷向上加碼。
一周三起變故
這也是一周內3起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遭遇狙擊的事件。除中色之外,武鋼和吉恩鎳業也在近期陷入困局。
日前,澳大利亞國防部以武鋼在南澳Woomera Prohibited地區合資開礦有違澳國家安全利益而宣布不支持。而在此之前,澳國防部也以同樣理由阻止了五礦集團對于澳OZ礦業的全盤收購,轉而被迫進行部分收購。
在5月初,武鋼曾與澳大利亞礦業公司WPG簽署框架協議,雙方擬定合資開發位于南澳地區的一處礦產,其中武鋼將出資2500萬澳元。
而吉恩鎳業不久前也發布公告稱,其對加拿大皇家礦業的收購因部分股東及債權人認為報價過低而不得不延長收購期限。
蜜月期未結束
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表示,眾多中國的國有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密集出海買礦,確實開始引起澳大利亞等相關國家政府的警惕。
張琳同時指出,隨著市場環境的轉好、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海外礦產業的管理者更加堅定看好由中國等新興市場對資源需求的快速增長為他們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因此除非資金鏈短缺已經達到無法正常運營的地步,這些礦主們是不會輕易把自己的“肥業”讓別人來澆灌耕作。
不過,張琳并不認為目前中國企業海外買礦的蜜月期結束,因為眾多小礦山對于來自中國的資金需求還是很高的。當前的困境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階段。但她同時指出,目前來說參股、收購眾多小礦山還是容易的,然而5-10年后這個也將會變得不容易。
之前,寶鋼和包鋼先后完成了對澳大利亞Aquila公司和CXM公司的股權收購,在張琳看來,這兩項交易能否順利得到FIRB的通過,可以視做澳大利亞對于中國投資礦山態度的風向標。
而一位曾在澳大利亞對小礦山有過考察的業內人士表示,寶鋼和包鋼通過審批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澳方對于礦業公司的直接用戶——鋼鐵生產企業前來投資還是持歡迎態度的,而對于來自中國的資源公司的收購則較為謹慎。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韓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