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14日電(見習記者 趙曄嬌 通訊員 孟青青)食品價格漲落牽動城市“寒門”家庭的心。記者今天從杭州物價局獲悉,自啟動“物價上漲與低收入群體臨時價格補貼聯動”機制18個月以來,杭州低收入群眾收入增幅跑贏了CPI漲幅,31.15萬人共拿到了3.08億物價補貼。
2007年掀起的以豬肉、食用油為代表的價格上漲風波,令人記憶深刻。一斤豬肉在幾個月時間里從8、9元迅速漲到近20元,豬肉的漲價迅速彌漫到食用油、禽蛋、乳制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須品,較大地沖擊了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
記者了解到,由于低保金標準的調整,需要統籌最低工資標準和其他社會保障標準的相應關系,而基本養老金標準也是一年調整一次,因此,物價過快上漲帶來的生活支出增加很難及時解決。
杭州實施的“兩個聯動機制”,就可以靈敏地反映基本生活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影響。通過向他們發放物價補貼,有效保障生活質量。
確保低收入群眾收入增幅趕上CPI漲幅
在結構性通脹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質量的保障成為杭州政府心之所系。
2008年5月,杭州市物價局提出建立物價補貼。經過多次審議,2008年7月,杭州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物價補貼聯動機制,即:《杭州市區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品價格浮動補貼辦法》和《杭州市區物價上漲與低收入群體臨時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記者了解到,當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COLI)連續3個月達到或超過3%時,杭州的低收入群體就能一次性拿到前3個月的臨時價格補貼。
此外,對于企業退休人員來說,杭州還確定了12大類的基本生活品,以2007年1季度基本生活品平均價為基期價格,當物價超過了這個基期標準時,企業退休人員就能拿到補貼。
長效機制撐起“生活保護傘”
物價補貼“兩個聯動機制”的出臺,標志著杭州建立了一套物價補貼長效機制。
記者了解到,低收入群體的補貼標準是以COLI的變化為依據來分檔確定的。由于COLI的調查內容擯棄了CPI調查中高檔耐用消費品和享受及發展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加大了食品類所占的權重,在走勢上與CPI基本一致,但漲幅往往高于CPI,因此更能準確、科學、直觀地反映基本生活品價格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收入相對較低的“夾心層”也能享受到政府的補貼,這在全國是個突破。
據悉,已經實行物價動態補貼的城市,補貼對象均為低保、困難家庭。杭州則將區級救助圈救助對象和企業退休人員兩大類納入其中。
31.3萬人拿到物價補貼3.08億
物價補貼“兩個聯動機制”實施一年半來,共發放物價補貼3.08億元,受益人數約31.3萬人,其中:低收入群體人數2.15萬人,企業退休人員人數29萬人。
2008年下半年,結構性通脹依然明顯。但是,城鎮低保困難家庭和企業退休人員拿到的物價補貼,依然高于低保困難家庭和企業退休人員實際生活的支出增幅。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生活的影響被有效化解。
據統計,城鎮低保困難家庭拿到物價補貼398元,平均每人每月為66.3元,比同期浙江省定標準高46.3元,也高于同期國內其他城市的補貼標準。
此外,企業退休人員浮動補貼辦法實施后,2008年7-12月份,杭州企業退休人員拿到物價補貼379.4元,平均每人每月63.2元,比原固定補貼提高28.2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