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雖然當前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出現平穩回升的態勢,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傳導和山西省經濟結構性矛盾的影響,山西省企業生產經營平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影響山西省企業生產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些行業和企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生產經營狀況還比較困難。
1、工業企業運行仍不穩定。3季度,工業企業整體情況平穩回升,但仍有一些企業破產、停產。焦炭企業由于焦炭市場持續走低,原煤供應緊張,且價格普遍上漲,使焦炭行業虧損不斷加大,成本利潤形成倒掛,只能進一步。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企業運行情況不佳,3季度景氣指數為80.9,雖然比2季度有所提升,但仍運行在不景氣區間。
2、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偏低,專業人才缺乏。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愜意對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改善人員結構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但受企業短期行為、科研開發投入偏低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創新能力受到制約,企業發展后勁不足;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各個層次的人才出現短缺,直接影響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在3季度的景氣調查中很多社會服務業和住宿餐飲業企業反映職工流動性大,季節勞動力短缺,部分國營企業因工資待遇較低,導致人才流失嚴重,人才短缺。
3、建筑業工程款拖欠嚴重。調查中很多建筑工程公司和建筑安裝公司均反映工程款拖欠嚴重,應收賬款難以按期收回,使得企業資金更加緊張,給企業造成了很大負擔。3季度,建筑業企業貨款拖欠景氣指數僅為73.2,是國民經濟八大行業中景氣指數最低的一個行業。
4、企業資金環境仍然偏緊。據調查,在1212家企業中,認為流動資金充足僅有14.47%,一般的占40.14%,偏緊的占到45.39%,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69.1,雖然比2季度提高3.8點,仍繼續處于明顯不景氣區間。同時,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也非常嚴峻。在1212家調查企業中,認為融資容易的進展8.61%,一般的占48.7%,困難的占到42.69%,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僅為65.9,繼續運行在不景氣區間。
五、應對危機影響,加快企業發展的建議和意見。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的情況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出臺的大量宏觀調控政策已初顯成效,山西省企業家信心逐步恢復,企業經營狀況逐步改善,所以我們要緊緊圍繞山西省提出的“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總體目標,提振信心,積極應對,從而實現山西經濟方式的轉化升級,推動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因地制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整經濟機構,實現轉型發展是山西省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未來經濟工作的主線和中心任務。要按照國家愛和山西經濟機構調整的整體部署,要按照國家和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整體部署,進一步加大推進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業基地建設的力度。繼續加快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步伐,積極培育龍頭產品,擴大市場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努力做到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的有機統一,要以新型化為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規模化為方向,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通過產業的延伸與創新,通過優化存量與調整增量的互動,有力促進山西經濟結構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調整。加快全省煤炭企業重組、改制、驗收工作步伐,加大非煤礦山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力度,使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煤炭和礦山企業盡早復產,從而促進焦鐵、化工產業鏈和全省經濟的健康發展。
2.加強政府引導作用和服務職能。首先政府應加強引導企業共同面對困境,研究經濟形勢,謀劃對策,增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充分調動企業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大力營造加快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其次應徹底轉變觀念,變領導為指導,增強服務意識,面對山西產業政策的調整,各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企業幫助企業擴產提質度過難關;另外政府部門應繼續推進減免緩停過渡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繼續實行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對企業的房產、土地稅費適當減免;引導企業開拓市場,切實解決企業資金瓶頸問題。在嚴格控制部分投資行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同時,大力扶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準入標準的行業項目和龍頭企業,積極主動為有市場、有效益、前景好、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必要的信貸支持。
3.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同時,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加強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著力搞好潛力產品的培育和開發,加快企業信息化步伐,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切實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企業也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斷改善經營管理,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積極政策,把握各種有利時機,避“危”尋“機”,盡快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