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警告,近幾年在國際市場上,中國人買什么,什么就漲價;賣什么,什么就掉價;從石油、鐵礦石到農產品,無不如此。這更說明,決定市場終端價格的,絕對不是消費者,而是大型金融資本。國家統計局官員曾痛惜,中國雖然是世界最大的資源購買者,但苦于沒有定價權,經常被盤剝。資源價格由誰定?當然是由國際期貨、股票市場上的金融“炒作”資本定。正如何新所說,資本決定價格,而不是自由競爭決定價格,這就是“炒”的根本秘密,也是金融投機市場經濟的一項鐵律。這個規律不論國內國外都是通用的。
任憑炒作“毒瘤”生長、蔓延,不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不可得,在重大民生經濟領域的炒作泛濫,還會危及國家經濟安全。逐利是資本的天性,炒作則是不加遏制的資本天性恣意生長出來的惡疾。其實,對于全球經濟來說,金融危機爆發本質上,就是對炒作“毒瘤”沒有及時切除,進而惡化成了金融癌癥,最終導致了系統崩潰。中國經濟雖然高速發展,但在已經金融化的全球市場中,其競爭態勢和話語權都很弱,仍處于被動防守的位置。目前金融危機的陰霾仍未散去,國際投機資本仍可能利用中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炒作成各類投機泡沫,在政府有關部門疏忽大意的時候,放棄資本項目上的外匯管制,進而掀起更大的投機浪潮,釀成經濟動蕩,進而轉移危機。
中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實體經濟。筆者認為,應該把各類活躍的資本引領到基礎設施建設、自主技術升級、環保、重大科技創新和民生經濟領域。最近國家放開民營資本的投資領域,就是很好的政策取向,應當進一步落實到位。另外,要嚴防、嚴懲各類炒作投機。在這方面,政府當然不能僅僅把自己定位成旁觀者和裁判員——當球場有人鬧事甚至發生騷亂時,需要的是警察。正如何新所言,“中國的市場經濟既然仍然叫‘社會主義’,就不應聽任其成為少數內外炒家、暴發戶們瘋狂吸金斂財的工具。政府和國家有責任對國民經濟實施有計劃管理和必要的價格干預,應該以鐵腕治奸商,打擊各種不顧大多數老百姓死活的大宗商品惡性炒作?!?/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