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責任論”正在成為中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話語環境(資料圖)
人民日報連發四文回駁西方“中國經濟責任論”:
訪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劉海泉
中國貿易順差已處合理區間
談起西方針對中國的“順差國責任”論調,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劉海泉說:“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過大的順差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沒有好處。”
劉海泉說,歷史數據表明,中國出現貿易順差的時間并不長,持續出現順差從1994年才開始;順差的規模也不大,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數年份在3%以下。直到2005年后,順差增長才有所加快,2008年達到2981億美元,占GDP的6.9%。
但與德國、日本等貿易大國相比,中國貿易順差并不算多。德國自1952年以來,連續58年保持貿易順差,順差占其GDP最高時曾達到8%。日本自1981年以來,連續29年貿易順差。美國在二戰后曾出現過連續20年的順差。一些海灣國家受資源稟賦影響,也長期保持大額順差。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貿易順差持續下降,貿易平衡狀況進一步改善。繼2009年中國貿易順差比上年減少1020億美元、下降34%后,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42.5%,順差占GDP比重降至2.2%,已處于一個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
在華外企是順差的主要創造者
“單純看順差數字,無法全面準確了解背后利益的實際流向,必須結合投資情況來進行分析。”劉海泉說,“事實上,外商投資企業是我貿易順差的主要創造者, 也是我貿易順差的主要受益者。”
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中國出口的半壁江山,2009年外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55.9%,創造的順差接近順差總額的2/3。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中國加工”賺取高額收益。他們從日韓等我周邊國家進口零部件,在中國加工為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獲得設計、研發、批發和零售等環節的高額利潤,留給中國的僅是微薄的加工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