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再分裂陰影下的歐羅巴
“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而現在的后果卻在歐洲凸顯,這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問題。”
美國降級波瀾穿越大西洋,第一時間傳遞到了歐洲。
在美國被降級的當晚,奧巴馬總統就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分別通電話“商議對策”。
8月7日,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對美國主權債務降級進行緊急磋商。
事實上,歐元區國家面臨著和美國相類似的問題:主權債務規模過大和長期經濟疲軟的經濟不良走勢。人們紛紛猜測,遭到降級的下一個國家將出現在歐洲。法國甚至一度成為眾人矚目的“被降級”的焦點。
8月10日,法國股市的大幅動蕩,以致牽連歐股指數暴跌,跌幅達到3.75%。法國興業銀行股價一度暴跌至兩年半低點,最終收挫14.7%,錄得逾2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同時,法國國債的信用違約掉期(CDS)飆升至歷史新高。
形勢逼迫法國總統薩科齊匆匆結束在地中海的度假,緊急召集政府高層研討當前經濟形勢,并宣布推出削減公共財政赤字的正式方案。這份高效率的方案終于讓標普維持了法國的3A評級。
但這些削減赤字的計劃隨后被批評為不切實際。法國減赤計劃要達成的前提是,經濟增長率連續兩年達到2%以上。根據法國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法國二季度GDP增長放緩,不到0.3%,而一季度增長為0.9%。
8月16日召開的德法峰會,曾一度被市場寄予厚望,卻又匆匆收場。
德法兩國領導人在會晤后決定加大歐元區監管力度,雙方建議對歐元區實施共同治理,但卻無意推出最受市場矚目的歐元區共同債券。
作為歐元區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德國(第六名),其第二季度季調后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季率增0.1%,遠不及此前市場預計的增長0.5%。而法國幾乎停滯的經濟增速也令歐元區經濟前景一片慘淡。且德法經濟深受“歐豬五國”拖累,已有三國(葡萄牙、希臘、愛爾蘭)被降級,歐元危機論再次風起云涌。
其實,早在1992年2月,歐盟12個成員國成功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一個“大歐洲”的概念即將形成之際,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就已預言了這個日后“不會平靜”的新關系紐帶。他認為,貨幣聯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而十年之后,索羅斯再度撰文指出“所謂的歐元危機,整體上僅僅被看成是一次貨幣危機,但它同時也是一次主權財富危機”。
具體來說,歐洲所面臨的并不僅是經濟及金融危機,還有因此導致的政治危機。歐洲成員眾多,這造成了相互之間迥異的政策。這些政策往往體現出的是它們的觀點,而不是真正的國家利益。這已經種下了彼此之間產生嚴重政治沖突的種子。
索羅斯更直言不諱地說,德國多次將危機歸咎于失去競爭力且債務深重的國家,這相當于把所有調整負擔拋給了債務國,也等于無視德國在貨幣和銀行危機中所應承擔起的主要責任。
他預言,長此以往的結果是,歐盟將經歷比過去十年更為嚴重的后果:盈余國大步向前,而赤字國不堪債務重負,漸漸落后。
2010年7月3日,意大利前總理、前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曾表示:“歐元危機已經過去,歐元不僅不會消失,其他的國家還會繼續加入歐元區。”
然而在這之后,希臘經濟的持續低迷,葡萄牙、希臘、愛爾蘭主權債務評級先后被降,成員國內“退出歐元區”的不斷呼聲,多少“辜負”了這位前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期望。
也許正如普羅迪所說, “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是從美國的金融體系崩潰開始,而現在的后果卻凸現在歐洲。這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歐洲各國家間缺乏團結,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主體系,都要通過投票來表決,作決策的時候有一個很長的延遲,這對各個國家的打擊很大”。
而對歐元區如何在未來形成穩定的機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普羅迪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歐盟需要有一個權威機構能夠控制歐元成員國的行為,這個機構,能真正地控制政府統計數字的真實性,需要建立面向整個大歐洲的稅收和預算制度。”
但普羅迪也表示:“這是未來的一個遠景、一個想法。”
一年過去,在歐元更加風雨飄搖的今天,這個美好的“遠景”仍然只是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