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對話經濟學家蒂埃里·蓋格
高通脹下,中國怎么辦?
蒂埃里·蓋格 (Thierry Geiger)
瑞士人,瑞士日內瓦大學經濟學學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和表現中心副總監,全球競爭力報告合著者之一,主要職責包括開發和計算大量的綜合指標并為地區和局部項目做出分析及研究。
這是一個充斥“不確定性”的亂世。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到底誰能拯救世界?
9月5日,《中國經濟周刊》獨家連線瑞士日內瓦全球競爭力報告合著者之一蒂埃里·蓋格深度解析排名表象之后的世界經濟問題。
日趨接近的南北極
《中國經濟周刊》:
世界經濟論壇從1979年開始公布競爭力報告,從2005年開始啟用指數和測量的方式公布競爭力排名,其中最大的改變是什么?今年報告中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蒂埃里·蓋格:
過去7年,我們看到了三個大的趨勢:
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競爭力差距日趨接近。因為發達經濟體在過去幾年的經濟發展水平基本是平的,而發展中國家處于上升趨勢。
在發達國家中,北歐國家的發展很好,比如瑞士、丹麥,今年是瑞士第三次蟬聯第一名。
金磚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很好。今年,中國的名次又提升了一名(第26名),增加了與其他金磚國家的差距,中國的競爭力在金磚國家中居于第一位。
今年報告最大的亮點總結下來是美國的競爭力排名持續第三年下滑(降至第5名),新興經濟體正在縮小與發達國家經濟體間的差距。
《中國經濟周刊》:
報告是怎樣制作的?科學性和價值如何體現?
蒂埃里·蓋格:
這是一年一次的項目,合著者有8名,其中5位是經濟學家。報告制作過程中數據的搜集是競爭力指數出爐的關鍵環節。全球競爭力指數本身包含了113項指標,以及另外的用于計算國家發展階段的其他許多種數據。每年總共有大約20000個數據點被搜集。
報告中比較難的是“高管意見調查”,除了8位合著者外,我的大量同事在世界各地對142個經濟體中的14000多位商業領導者進行了關于國家商業環境眾多因素的意見調查。
我們相信這是一份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因為我們尋找到的是實際上為這個國家創造財富的人,他們心目中的國家情況是怎樣的。競爭力報告只是我們的其中一個報告,我們也出版其他的報告,但是競爭力報告確實是迄今為止最知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