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3、《規劃》第一次將整個工業領域作為規劃對象,有哪些突出特點?
答: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把整個工業作為規劃對象,并且由國務院發布實施的中長期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突出了主題主線。當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粗放型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規劃》突出體現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任務,著力促進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為建設工業強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是明確了主攻方向。未來五年,我國工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下更大力氣優化產業結構。《規劃》提出,要正確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等的重大關系,聚焦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兩化融合、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品種質量、產業基地建設等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和關鍵環節,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改善和提升產業整體素質,著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促進了融合發展。《規劃》突出體現了融合發展的理念,既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又著力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加注重增強產業發展的協調性;既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又著力加快發展面向制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更加注重促進產業的融合互動;既著力把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切入點,又著力發展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技術和產品,更加注重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牽引作用;既著力提升現有國防軍工企業武器裝備水平,又著力促進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工業的互通、互補、互動發展,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
四是強化了可實施性。為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確定了一批影響重大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重點專項,如實施重點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十二五”技術改造專項工程、工業節能降耗減排專項。同時,明確了規范市場準入、促進兼并重組、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健全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具體措施,提出了財稅金融、擴大內需、“走出去”等若干政策取向,為規劃實施提供保障。
4、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答:根據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制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5、《規劃》對“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哪些總體要求?
答:《規劃》提出,工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堅持把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為轉型升級的中心任務。正確處理好工業增長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重大關系,改善和提升工業整體素質,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第二,堅持把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努力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促進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躍升,加快推動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第三,堅持把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推廣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向綠色低碳、清潔安全轉變
第四,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加快推動制造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
第五,堅持把提高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發展水平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空間結構,加快推動工業布局向集約高效、協調優化轉變。
第六,堅持把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內需外需均衡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動宏觀調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場力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