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民調顯示中國富人形象不佳 學者收入差距并非像媒體炒作般嚴重 -中小企業集合年金計劃有望今年獲政策放行 市場將呈爆發式增長 -中國國民旅游消費居14個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首 內需開始"加速跑" -廣東縣域人均GDP超萬元 天津6項優惠助中國最大保稅港區建設 -7月全國CPI同比漲5.6% 城市漲5.3% 通脹形勢已進入警戒區域 -廣東: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跳級不得留級 08年考研英語難度增加 -國資委圈定中石化等30余家企業作主導央企 央企要加快整體上市 -銀監會:銀行住房抵押貸款仍可辦理 美次級債危機警示中國炒房者 -廣東湛江遭兩百年一遇暴雨襲擊 -房產企業投入產出比近150倍 平均年薪53795元 物業管理為1:6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16項指標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25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內容提要: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及其目標確定的原則,建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的16項指標,經濟方面4項指標,社會方面7項指標,環境方面3項指標,制度方面2項指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現代化建設第三個戰略階段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發展階段。其目標的確定,必須符合最新的發展理念,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體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要求,借鑒國際經驗,以及體現綜合性、簡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鑒此,我們建議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共16項指標。在經濟主題方面,有4項指標;在社會主題方面,有7項指標;在環境主題方面,有3項指標;在制度主題方面,有2項指標。

經濟主題

第一項指標:人均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反映的是一定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這一目標,GDP必須保持年均7.2%的速度。根據改革以來的歷史經驗以及對經濟增長的有關預測,這一目標是可能實現的。1980-2000年,GDP年均增長9.7%。考慮到增長條件的變化,未來20年,GDP增長速度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但是,保持GDP年均增長7.2%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綜合考慮,我們建議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人均GDP目標設定為25000元。按照匯率法計算,這一水平相當于現在的3000美元左右。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美元幣值變動等因素,2020年,人均GDP可能在4000到5000美元之間。

第二項指標:非農產業就業比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是一條普遍的規律。1980-2000年,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年均0.94個百分點。如果未來20年勞動力仍以這一速度向非農轉移,那么,2020年非農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應達到70%左右。但是,從近年來的趨勢來看,對于勞動力的非農轉移似乎不能做如此樂觀的預期。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勞動力非農轉移速度較快的時期有兩個:一個是鄉鎮企業大發展時期(大致為1982-1988年)。這個時期,廣大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到勞動密集程度高、對勞動者技能要求比較低的鄉鎮企業中就業。第二個時期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之后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致為1992-1996年)。這個時期,沿海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空前繁榮,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勞動力流向沿海地區從事各種低技術的勞動。1998年之后,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基本上保持在50%的水平上。這說明,近年來經濟增長對于勞動力轉移的拉動沒有結構偏向性,或者說,非農產業就業的增長不快于農業就業的增長。主要原因是:第一,經濟增長較前一階段有所放慢;第二,產業結構整體升級導致對于低技術勞動需求增長的減緩。在未來20年的發展中,如果這種增長方式不改變,那么,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提高將面臨極大困難。當然,應該注意到,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走廣泛參與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有力地促進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提高。根據國際經驗,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左右時,非農就業比重可以達到60%左右。1890年,美國的人均GDP3396美元(1990年國際美元),非農就業比重達到62.7%。1870年,英國的人均GDP3263美元,非農就業比重達到67.2%。

綜上,我們估計,2020年,我國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可望達到60%以上。

第三項指標: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是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質量的重要指標,它等于居民用于食物消費的支出與總消費支出之比。一般來說,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恩格爾系數越小。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均在30%上下。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居民生活狀態的變化情況,考慮到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我們建議用城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以及最低收入1/5人口消費的恩格爾系數作為描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生活目標的重要指標。

——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1980-2000年,城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由56.9%下降到39.4%,年均下降0.9個百分點左右;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由61.8%下降到49.1%,年均下降0.6個百分點左右。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均將繼續下降。根據國際經驗,我們估計,2020年,我國城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可以將到30%以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可以降到40%以下。

——最低收入1/5人口消費的恩格爾系數。保證最低收入人口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為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中,除了有反映全體居民生活狀況的指標外,還應有反映最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的指標。關注最低收入1/5人口的生活狀況,是國際上通行的研究社會公平狀態的做法。鑒此,本指標體系選擇最低收入1/5人口消費的恩格爾系數作為反映小康社會建設全面性的重要指標。2002年,城鎮居民最低收入1/5人口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已降到50%以下(為46.0%)。我們認為,到2020年時,全部人口中最低收入1/5人口消費的恩格爾系數至少應降到50%。

第四項指標:城鄉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增長主要決定于經濟增長。1980-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4%,分別低于GDP年均增長速度4.0和3.5個百分點。事實上,在過去的20多年中,人均收入翻兩番所需要的時間不僅長于GDP翻兩番的時間,而且也長于人均GDP翻兩番的時間。1997年,我國的人均GDP比1980年翻了兩番。同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980年的3.0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980年的3.5倍。在未來的20年中,GDP年均增長速度將慢于前20年。如果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之間的關系維持不變,那么,居民收入增長將更加緩慢。考慮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新的發展思想和“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將得到貫徹落實,居民收入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差別有望縮小;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相對差距也有望縮小。可以估計,在2020年GDP翻兩番之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是2000年的3倍左右,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為200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將是2000年的3.5倍,按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為8000元;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8:1下降到2.5:1左右。

來源: 經濟參考報
1   2   3   4   下一頁  



相關文章:
人民日報評論:警惕全面小康的成果被“顛覆”
基金公司普遍走上小康路 僅4家規模低于20億
解決農村“臟亂差” 新疆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啟動
甘肅定西實施“整村推進”扶貧 建成127個小康示范村
港報兩會社評:關注民生人為本 構建和諧推小康
遼寧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
各地農村小康進程監測
西部農村小康首現正值 "娛樂生活"成滿意度要素
中國西部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程度首現正值
圖片新聞:
200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強"揭曉 京滬港榜上有名(附名單)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進入發射實施階段 “嫦娥一號”下半年發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理財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