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推行“平行志愿”,有效避免了“高分落榜”—— 分數優先,報志愿簡單了
高考招生工作已近尾聲,各高校寄送錄取通知書工作有序地進行。圖為郵局工作人員正在分揀通知書。蕭襲 攝
近日,浙江普通高校招生已近尾聲。今年前三批共錄取本科新生12萬多人,一次投檔率達99%以上,是浙江歷年高校招生錄取投檔率最高的一次,“高分落榜”也為歷年最少。
這一結果,許多人將之歸功為今年浙江在高招中首次推行的“平行志愿”改革。浙江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稱,這一政策既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也優化了院校的生源質量,可以說是考生和院校的“雙贏”。
“第一志愿”一個變多個
【考生】“高分落榜”歷年最少
往年高考填報志愿,考生和家長頗費思量。雖然理論上考生可填幾個志愿,但往往只有第一志愿是有效的。如果第一志愿未被錄取,很多考生只能“落”到下一批次,從而出現“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的怪現象。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證考生的利益,使高招工作更為科學公正,浙江省今年在招生中推出了“平行志愿”政策。這一政策規定: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一至四批均設置平行志愿,一至三批的平行志愿中均包含A、B、C三所高校,第四批包含A、B、C、D、E五所高校。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分數相同按單科順序及分數排序。
投檔時,按照考生分數排序,對考生填報的從A到C(E)院校逐個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這樣,就由原來的“志愿優先”變為“分數優先”。
在“平行志愿”的規則下,考生原來的“第一志愿”從一個變為了三個或五個,原來的一次機會變成了多次機會。填報志愿的難度和風險大大降低,增加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選擇范圍,減少了因志愿填報不當帶來的遺憾。
有考生和家長表示,“平行志愿”“靠分數說話”,體現的是硬碰硬的實力,在填報志愿時主要考慮的是自身情況,而不是與他人的“博弈”,心態更加理性平和。
從浙江省普通高校文理科前三批的投檔情況看,考生們已經享受到“平行志愿”改革帶來的好處。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統計,今年一次投檔率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99%以上,是浙江歷年高校招生錄取投檔率最高的一次。幾輪投檔下來,今年“高分落榜”人數是近幾年來最少的。
生源穩定 素質均衡
【高校】“大小年”困擾減少了
往年的錄取模式下,考生不敢“高攀”的學校,不時遭遇招生“斷檔”,而一些比較“保險”的學校,往往會出現考生“撞車”的局面,分數線反而升高;學校今年分數線高了,明年報考的人相對就會少一些,分數線就會降低,反之亦然,由此形成招生“大小年”現象。
通過“平行志愿”改革來改變這些狀況,今年已初見成效。投檔情況顯示,各批次名牌高校生源集中、投檔線有所提高。像浙江大學,今年理科第一批首輪投檔分數線636分,比去年高出8分,理科招生名次比去年上升了近1000名,文科招生也上升了300多名。一般院校也能各得其所,院校的滿足率大幅提高,“斷檔”、“撞車”情況基本消除。屬于“211”工程的東北大學,去年理科計劃招收75名,第一批分數線上填報該校的考生僅有55名。而今年該校計劃招收85名,595分以上填報該校的考生就有102人。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招辦主任呂金海說,“平行志愿”改革的預期效果都充分體現出來,今年招生生源穩定、整體素質均衡。該校理科第一批錄取新生的平均分超過重點線20分以上,第二批“斷檔”情況少了,平均分也超過重點線10分左右。他認為,今年新生報到率也會明顯提高。
浙江工業大學招辦主任曹仁清說,今年生源分數分布呈扁平化,分數段更集中,高分、低分的差距小了。各校能招到相應分數段的學生,有利于各自發展定位,更科學合理。
需重視風險和負面效應
【專家】新政策仍待完善
浙江教育考試院宣傳處處長張江琳表示,今年“平行志愿”改革的探索,為今后全面推行提供了經驗。如條件成熟,浙江可能嘗試將“平行志愿”推廣到文理科之外的藝術、體育類等,讓考生更充分地享受“平行志愿”的好處。據悉,一些省市區相關部門也對“浙江經驗”高度關注。
但也有不少專家提醒說,實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著完全化解了填報志愿的風險,如“退檔風險”就是考生面臨的比較現實的問題。所謂“退檔風險”,是指按照“平行志愿”的規定,考生被投檔到一所院校后,就沒有機會再在本輪志愿中投檔,一旦被退檔,只能等待征求志愿的機會。
為此,浙江教育考試院要求省內各高校慎重退檔,盡量保護考生利益。像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調檔比例定在1∶1.02,只要考生專業服從調劑,體檢和政審等方面沒有問題,一個也不退檔,學校通過挖潛想方設法增加招生指標,逐一聯系了200多位未填專業服從的考生,再次征求他們的意愿。
同時,“平行志愿”還存在梯度風險、低分風險。填報志愿如缺乏合理的梯度,容易造成三個志愿都沒有投檔。如果分數比較低,又沒有合理定位,也會造成沒有機會投檔。
除了技術層面的一些問題外,也有高校和教育界人士對“平行志愿”的原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平行志愿”強調“分數優先”,雖然通過量化指標體現了公平性,但過于突出分數,與素質教育的導向相悖,不利于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另外,“平行志愿”對實力較強的高校相對有利,如何避免陷入“強校更強、弱校更弱”的怪圈,也是應該重視的問題。今年就有個別外地院校在浙江招生“吃不飽”,征求志愿后仍招不滿。
專家強調,雖然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對于這一措施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應充分關注,并研究對策,使得這一政策能夠更加完善合理。(記者 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