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政府發出一則通知,再次從資金與人力管理方面對整合重組的煤炭企業進一步加強了規范和限制提高了行業門檻。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要求,兼并重組后形成的煤炭主體企業注冊資本金,原則上不得低于2億元,主要負責人必須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礦的經歷,企業所有主要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及以上職稱人數不得少于90人等。此外公司所屬的保留煤礦須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配齊生產、通風、機電、安全等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公司保留的生產礦井須六證齊全,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山西省政府的一則通知,將漸趨平靜的煤改,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項被視為山西煤改收尾之作的通知,將矛頭直指山西煤企人才短缺這一現狀。
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此次新標準,至少又有30家煤企被整合掉,山西煤炭企業肯定要縮減至100家之內。
事實上,人才短缺的問題,在山西一直存在,而隨著七大整合主體在短期內吃掉數以千計的煤礦后,這一短板更加凸顯。
一些此前沒有煤炭生產業務的整合主體,人才缺口已達上萬之多。
煤改收尾之作
缺少人才,有煤礦也不能生產,這就是山西為煤改作出的最后注腳。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要求,兼并重組后形成的煤炭主體企業注冊資本金,原則上不得低于2億元,主要負責人必須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礦的經歷,企業所有主要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及以上職稱人數不得少于90人等。
2億元的注冊資本金對 "不差錢"的山西煤企來說,根本算不上障礙,但對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最新要求,才是最讓包括國企在內的煤企負責人頭疼的事情。
"按照新門檻的要求大致估算,至少還要有30家左右煤企被整合掉,因為山西省煤礦工人雖然很多,但高級煤炭行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還是有限。這樣算來,山西省煤改能留下的煤企應該會在100家之內。"煤炭專家李朝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這些要求實際上并不很高,只要是規范運營的企業都應該能夠達到這個要求,此時特別提出這些要求,是為了硬性規范重組后的企業。"分析認為,其隱含的意圖是,民營企業要想經營煤礦,必須保障企業規模、提高技術手段、保證運營的專業性。山西國有煤礦企業注冊資本,及管理層經驗基本上早已越過此門檻,注冊資本真實到位的實際情況更不存在"隱患"。
早在2009年煤改飽受爭議之時,就有專家提出疑問,煤炭資源整合就是簡單地把幾個小礦弄到一塊,成立一個大礦算了?你的軟實力能不能達到這么多大礦的要求呢?
而山西此次的新規,也正是對整合重組的煤炭企業進一步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