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預計分別同比增長1.9%和2.4%。
■各地上報數據存在不實,環保總局已派出15個調研組進行核實。
“去年,全國污染減排目標沒有實現,但需要肯定的是,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工作力度明顯加大,污染減排的約束性指標開始發揮作用。”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長,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既不諱言問題,又對解決問題充滿信心。
記者從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獲悉,在預計去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5%的情況下,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預計分別同比增長1.9%和2.4%,增幅比上半年分別回落1.8個百分點,但污染排放仍繼續增加。
2006年全國原煤產量、火電發電量、粗鋼和鋼材產量、水泥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8.8%、15.0%、18.3%和16.9%,重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過快。在2006年各地上報的年度完成情況預計中,全國匯總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3% 這種變化趨勢并不符合實際情況。環保總局已派出15個調研組,正在進一步核實數據。
周生賢指出,去年減排任務沒有完成,存在五大制約因素。一是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增長方式仍然粗放,本應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沒有退出市場;二是前兩年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時審批的建設項目陸續上馬,一些重污染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老賬未還,又欠新賬;三是環保投入嚴重不足,支撐條件尚未到位,政策措施見效并非一蹴而就,污染治理工程從開工建設到發揮效益需要一個過程;四是一些企業有法不依,違法排污,一些環保部門執法不嚴,監管不力;五是環境統計數據不夠健全,也影響指標的可比性。
周生賢表示,去年減排任務沒有完成,給今年的工作帶來了更大壓力。但從國家宏觀政策和行業減排潛力看,實現今年減排2%的目標有許多有利條件。關鍵是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潛力,全力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減排指標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準確的減排監測體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嚴格的減排考核體系;四是以火電行業為重點,大力削減石化、鋼鐵、有色、水泥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以造紙行業為主攻方向,重點抓好化工、釀造、印染行業的水污染物削減工作。(武衛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