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7月14日報道 幾天前,紹興縣安昌鎮的5家印染企業出資15.5萬元,購買了一艘7米長的快艇,送給鎮政府,用于監督轄區內企業的排污。
這個被當地政府稱為企業自愿加強環保監督的善舉,引發了爭議:處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政府能直接接受企業的集體捐贈嗎?這樣的公共產品投入為什么不使用政府財政?政府部門在涉及捐贈企業的環保監督時,會不會因此而“手下留情”呢?
昨天,記者來到安昌鎮采訪,鎮黨委書記傅青春一一作出了回應。
15萬,五老板集體買快艇送政府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這片約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600多家企業。
印染廠、電鍍廠、冷軋廠……30余家排污企業多數臨河而建,個別企業存在“跑冒滴漏”現象,致使水質污染,群眾呼聲較大。因此,水污染一直是該鎮大力整治的重點。
鎮黨委書記傅青春介紹說,今年以來,安昌鎮政府一方面呼吁企業保護水環境,另一方面則打算添置船只、攝像機、照相機、手電筒等設施設備,進一步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督。
得知這個消息,鎮上5家印染企業的老板們商量,倡議一起出資購買一艘快艇送給鎮里專門監督排污。
此舉得到鎮政府的肯定和支持,10多天前,一艘嶄新的白色快艇“上崗”。
“以前接到舉報前去查處時,由于沒有機動船只,很難拿到印染企業偷漏排污水的證據,現在有了快艇就方便多了。”安昌鎮環保員壽志炎說。
安昌鎮:執法時不會對捐贈企業手下留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舉引起了民眾的議論。作為監督企業排污的快艇,是一種公共產品,政府為什么不使用財政,而接受企業的饋贈?五老板是不是變相拍政府馬屁?
對此,安昌鎮黨委書記傅青春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這是為了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整治環境污染,特別是動員那些排污企業自覺主動地配合鎮里的環境整治工作。”
傅青春說,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鎮政府才決定讓企業參與購置了這艘快艇。“買快艇的錢,鎮政府并不是拿不出。”
但傅青春沒想到的是,這件企業自愿加強環保監督的“好事”會引來非議。
“鎮上大多數企業都重視環保,但也有個別企業存在偷漏排污水現象,害得大家都要背罵聲,這讓重視環保的企業覺得冤枉,也讓偷漏排污水的企業心存僥幸。買快艇給鎮里用,就是為了增強鎮政府的監督技能。” 一位企業主如此表示買艇的初衷。
還有人質疑:開著企業捐贈的快艇去監督企業,政府會不會對捐贈企業“手下留情”?
“這是我們政府所需的自律性監督,不能替代執法職能,執法權在環保部門,所以并不存在‘手下留情’的說法。”傅青春如此表示。
政府部門接受企業“捐贈”合法嗎
這樣的“捐贈”在全省并不多見,它有法律依據可循嗎?
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尚未明確規定哪些權力機關可以接受社會捐贈贊助,這種捐贈也還沒有嚴格的法律審批程序。
記者查詢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捐贈法》,其中有一款為:“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贈。”但也并未規定政府行政部門不能接受企業捐贈。
“這個行為應該沒有法律障礙,我們鎮政府有自己的法律顧問。”傅青春坦言,或許會有點壓力,但這也是基層的一種探索,希望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有關人士建議,企業向政府部門捐贈,最好是能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非營利事業單位等中介組織,否則,善舉也可能會引起公眾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