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權威解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政策
國家林業局天然林保護工程管理中心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主要目標
工程二期總投入資金2440.2億元,其中:中央投入2195.2億元,地方投入245億元。
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培育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轉變林區發展方式的著力點,以鞏固一期建設成果為基礎,以保護和培育天然林資源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宗旨,以調整完善政策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林區改革,提升發展能力,努力實現資源增長、質量提升、生態良好、民生改善、林區和諧。
基本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堅持政策引導,促進改革;堅持事權劃分,分級負責。
主要目標: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積7800萬畝、森林蓄積11億立方米、碳匯4.16億噸;工程區水土流失明顯減少,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同時為林區提供就業崗位64.85萬個,基本解決轉崗就業問題,實現林區社會和諧穩定。
工程實施范圍有所擴大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二期與一期相比,省(區、市)數量不變,縣(局)數量適當調整。
工程一期涉及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共17個省(區、市)。其中:長江上游包括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湖北、西藏6省(區、市);黃河上中游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7省(區);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包括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海南、新疆5省(區)。二期實施范圍在一期原有范圍基礎上,增加了丹江口庫區的11個縣(區、市),其中湖北7個、河南4個。新增的11個縣,既是國家生態重點保護區域,也是國家級重點公益林建設區,還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政策調整呈現七大亮點
天保工程二期與一期相比,中央投入政策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符合實際,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些政策變化與調整,也是工程二期的亮點。主要體現在7個方面:
更加關注西部經濟發展。天保工程首先是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也是拉動西部區域經濟增長的扶貧工程。與全國相比,西部省(區、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提供配套資金能力較差。工程一期實施方案雖然規定地方按照總資金規模20%的比例提供配套資金,但實際執行中難以如數兌現。工程二期取消了地方配套資金,使這些省可以騰出資金去解決其他事關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對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更加關注民生。二期方案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護以及基本養老統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會保險補助標準,既解決了林業職工工資增長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問題,也解決了工程實施單位因社會平均工資連年上漲造成的參保費用缺口問題,確保企業職工全員參保。
更加關注資源培育。從工程一期的單純保護轉向全方位的保育結合,有效地解決了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分生長過密,中幼齡樹生長受阻造成的林木生長緩慢、生長被抑制、生態功能低下等問題。對國有林采取撫育措施后可加速林木生長;對東北、內蒙古等重點林區通過中幼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生長量和林分質量,促進天然次生林向穩定結構順向演替,同時也為鞏固東北、內蒙古木材生產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確保了國家木材戰略儲備。
更加關注擴大就業。工程二期不再安排國有職工一次性安置,而是通過繼續實施公益林建設、森林管護,以及新增中幼林撫育、后備資源培育等建設任務增加就業崗位,保證工程區所有職工充分就業。僅新增的中幼林撫育和森林培育兩項任務,就可以新增就業崗位24.88萬個。
更加關注農民利益。天保工程一期對集體林沒有經濟補償,很多農民對此意見很大,而二期則有效地兼顧了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天保工程區的林農收入問題,對于納入國家級公益林的,中央財政按每年每畝10元給予補償;屬于地方公益林的,中央財政每年每畝補助森林管護費3元。在工程區范圍內沒有納入上述兩類林的,由林農依法自主經營。
更加注重企業改革。為鼓勵森工企業分離目前負擔的廣播電視、城市環保、社區管理等公益事業,凡移交地方政府統一管理的,中央財政將給予補助。
更加體現實事求是。工程二期改變了一期投入標準一定11年不變的靜態資金預算控制,而是根據社會工資增長、物價變化等因素對投入標準進行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