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訊: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西北的祁連山區冰川環境正在加速惡化。根據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發現,祁連山區最長的一條山谷冰川——透明夢柯冰川在50多年中退縮了300多米。全國人大代表常海霞最近看到這條新聞時,比常人有著更多的體會。冰川消融、雪線上升、草場退化、水量減少、荒漠化加劇等現象就在她的身邊發生著。
“以前夏天,羊可以大口大口地吃草,而現在羊用前面的牙一點點啃,很難吃飽,遲遲不肯歸圈;冬天,在雪量充足的時候,草根濕潤,能夠保證草的生長,但去年秋冬連續干旱,羊群都把草踩碎了,吃的很少,也吃不飽。”常海霞對現狀非常擔憂。
常海霞出生在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在2009年畢業后成為了這里的一名村官。為了減緩草場退化,鼓勵牧民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這幾年肅南縣為牧民安居做了很多工作。
“2010年—2013年,肅南縣已經修建了大概6000套保障房和牧民定居樓,引導農牧民下山定居,通過從事二、三產業等形式增加收入。”常海霞說,盡管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鑒于財力問題,目前仍然還有2萬多人在從事畜牧業生產,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質量不高。她希望,國家政策層面能有更大的支持力度。
祁連山生態補償已被列入國家生態補償示范區之一,去年國務院批復通過了《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但常海霞表示:“各項資金依然還沒有到位,出現有規劃沒落實的尷尬。”
“原因主要來自多頭管理,祁連山涵蓋甘肅、青海、內蒙古,盡管三省區各有自己的管理機構,但無法形成合力。”常海霞認為,應將甘肅、青海等省區所屬祁連山保護區管理機構合并為一個跨省區的大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統一管理。
今年,她再次參加兩會,帶來了一份《關于建立祁連山生態功能區補償機制的建議》。除了建議盡快啟動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之外,她還希望,從國家層面建立祁連山生態功能區補償機制,建立和完善以天然林管護補償、天然草場補償、水資源補償、礦產資源開發補償、生產資料補償等為主要內容的祁連山生態補償體系;同時,逐步將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農牧民群眾轉為生態管護人員,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記者 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