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鶴山村,一個只有700多人的小村莊,近日被媒體曝出雄黃礦區造成土壤和水嚴重砷污染,村民中近一半人砷中毒,引起成為全國關注。
早在1998年就在這個地區著手砷污染土壤修復研究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坦言,這么多年來石門地區砷污染情況沒能得到根本改善。
2013年年底公布的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5000萬畝耕地已經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種”,面積相當于兩個特大型城市。
“20年前沒人知道什么叫土壤污染,即使是現在,很多人仍然沒能理解土壤污染問題有多嚴重。”陳同斌直言土壤污染與大氣、水污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隱蔽性,“一塊地出了問題,外表幾乎看不出什么差別,可能五年十年都發現不了”。
近年來,令中國公眾逐漸開始關注土壤污染的主要誘因,是“毒大米”“毒蔬菜”等不斷被媒體曝光,餐桌上的安全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要保住“舌尖上的安全”,首先就要保證土壤安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實施土壤修復工程”。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出現關于土壤修復的說法。
在陳同斌和他的同行看來,這意味著中央政府下定決心向土壤污染“宣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中國目前仍對全國土壤環境狀況沒有一個總體的把握,這項摸底工作仍在進行,預計將于2015年完成。
另一方面,《土壤環境保護法》《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尚在完善中。陳同斌說:“現在政府已經表明了態度和決心,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政策,能把工作做實、面做大。”
“誰污染誰買單”向來是整治污染的一條鐵律,但潛伏期長的土壤污染,找不到“債主”的情況會非常多,“至少農民不該為此買單,政府必須負起責來。”在多地農村調查研究過土壤污染問題的陳同斌對此感受很深,“農民本身已經是受害者,而且是弱勢群體,政府很有必要設立土壤修復專項資金。”
環保部透露,中國將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等試點。
陳同斌目前正在研究的是利用超富集植物的特殊富集功能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屬。他說:“眼下,國外同樣缺少可供借鑒的大規模農田土壤修復的成功經驗。成本低、能耗少、可操作性強、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綠色修復技術,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他表示,目前看,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所建立的植物修復技術已具備這些特點,而且已經在廣西、云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開始示范推廣。
在國務院的規劃中,土壤環境保護已經被作為一項長期目標來規劃。最新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建成國家土壤環境保護體系,使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這條被陳同斌稱為“從一株草開始的土壤修復之路”,在中國才剛剛起步。(記者劉巍巍 談昦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