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全球供需失衡短時期內很難化解
全球經濟的潛在總產出和潛在需求構成長期負面影響。以產出缺口衡量,全球產出總缺口收縮還十分明顯,2008-2009年的衰退造成美國的產出缺口約為GDP的6%,差不多是歐元區的2倍。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世界產出缺口的均值水平大約為-1.02%,2010年的缺口大約為-3.80%,而2011年的估算值為-3.30%,從趨勢看世界GDP產出缺口縮小的趨勢還將持續。產出缺口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產能利用率,以美國為例,盡管7月份,美國產能利用率小幅走高至77.5%,但比較1972年至2010年統計期間的長期均值的80..4%,仍有不小距離。在最近20年的歷史上,美國兩次產能利用率探底分別發生在1990年至1991年間和2001年至2002年間。在兩次經濟衰退周期中,產能利用率分別下跌至78.7%和73.5%。此波產能利用率自2009年6月谷底的67.3%,一路震蕩走高至2010年12月的76.8%,已半年無法超越此水平,這種遲滯現象也意味著美國制造業景氣似乎陷入階段性停滯。
圖 美國產能利用率遠未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
而另一方面,從需求缺口看,美國因過去過度消費導致了龐大的家庭債務,歐洲金融系統極度不穩定,日本也面臨結構性通貨緊縮壓力。美日歐現階段陷入了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的總需求不足狀態。盡管中國內需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需求動力,但中國消費的增加還不足以彌補美國消費的萎縮。中國家庭消費僅占GDP的35%。美國個人消費總額約10萬億美元,差不多是中國個人消費總額1.6萬億美元的6-7倍。相比之下,日本和德國家庭消費增加有一定余地,然而迄今為止,這些國家從衰退中復蘇的動力并非來自國內需求的擴張,而是像危機前一樣,依靠出口驅動型增長,因此,對全球而言尚有很大的需求缺口。
這樣,從制造業景氣變化、庫存和投資周期以及產出與需求缺口等幾個方面看,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不斷加大,美歐日主要經濟體很可能聯手再啟寬松政策,再次為提供流動性做好準備,然而正如大蕭條是由生產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引發的危機一樣,當前面臨的危機是資產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各國壓低利率、刺激貨幣信貸擴張的做法,依舊難以根本解決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一次一次的政策刺激改變不了經濟大周期的運行規律,而其救市的成本會越來越大,流動性的繼續泛濫將進一步加劇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推動新泡沫的生成,并導致全球通脹概率大幅上升,危機注定將周而復始。(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