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一直因“天價高薪”而處于風頭浪尖的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出臺之前再作驚人之舉:由于經濟形勢惡化和公司業績下降,自己2008年不領薪酬,與公司上下及全社會一起共度難關。不過,記者了解到,馬明哲并不是部分媒體所報道的“零薪酬”,而仍會有底薪,但平安對于馬的底薪的多少不愿意透露。
根據2007年上市公司年報顯示,馬的底薪約400余萬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盡管經濟低迷,平安業績因去年投資富通失敗而大受影響,但馬明哲的底薪應該仍會保持在300萬元以上。
對于部分媒體關于馬明哲“零薪酬”的報道,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告訴記者,馬明哲“不領薪”不代表“零薪酬”。因為按公司薪酬機制,雖然他的績效獎金和期權兌現也會有較大下滑,但至少應該有底薪。他是出于與公司共度難關個人意愿,這種個人意愿與公司機制無關。
對于外界普遍關心的其他高管們的薪酬,該新聞發言人指出,公司其他高管薪酬數字雖然待年報披露,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司會堅持業績導向的薪酬機制,而由于2008年的業績股價表現原因,占薪酬80%以上的績效獎金和期權兌現都會有較大下滑。
對此消息,大部分人士感到意外。業內外普遍認為,因業績下滑和投資富通失敗,馬明哲的薪酬縮水是必然的。但沒想到馬主動以“不領薪”來應對困局,這樣的舉措讓外界對平安態度的改善有正面作用。
業內建言
優化薪酬體系更有必要
針對上市高管紛紛主動降薪,業內外普遍持肯定態度。有人士認為,面對這樣的壓力,企業需要開源節流,董事主動降薪,將起到表率作用,但這種個體的榜樣作用只是在經濟陷入困難時閃露光芒,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薪酬體系尤為必要。
著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建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理有必要做到“三個結合”或曰“三個掛鉤”。首先是要考慮到國情因素,即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要與國情相結合,要考慮到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情況;其次是要與上市公司的效益掛鉤。最后是與上市公司分紅掛鉤。同時,財政部與人保部出臺的“限薪令”應逐步細化完善,應考慮將大量的非國有控股企業也納入其考核機制之內。
自愿降薪已有先例
●國內3G龍頭企業億陽信通去年11月22日公告:8名董事將主動降薪,董事長等月薪下調20%,總裁助理月薪下調10%。此前,包括中國鋁業、武鋼集團、東方航空公司、上汽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的高管均表示帶頭減薪。
●三一集團高管向文波去年底就表示,全體董事降薪90%,并接受高管自愿降薪申請。更為驚訝的是,在2009年,三一集團實際控制人、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只領1元年薪。梁穩根、向文波、易小剛等3位董事是在上市公司三一重工領取薪酬。2007年年報披露,他們的薪酬分別為63萬元、55萬元、47萬元。
●美國汽車三巨頭CEO均表示,愿意以1美元的年薪為代價,換取政府支持。
●摩根士丹利CEO約翰·麥克已是第二年放棄分紅。
●美國國際集團(AIG)也對外宣布:2008年和2009年度,其董事長兼總裁愛德華·李迪只象征性地領取1美元年薪。
馬明哲
1955年生,貨幣銀行學博士;南開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曾任香港招商局社會保險公司副總經理;
1988年擔任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董事、總經理;
1994年至今任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現為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
亞洲唯一出任美國中央高科技保險公司的獨立董事。
年薪6616.1萬元
曾是“最貴董事長”
根據2007年上市公司年報顯示,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年薪達到了6616.1萬元,成為上市公司中的“最貴董事長”。其中底薪約400余萬元,約占7%,其余93%是獎金與期權。對此,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對記者指出,中國平安是一家非國有的中國企業,平安的管理層并非由政府派出,其薪酬與市場、經營業績高度關聯。
2004年6月24日,平安在香港正式上市,發行定價為10.33港元,在04—06年,平安股價波瀾不驚,反復震蕩,只有2元左右的漲幅,但到了2007年國內外股市的大爆發讓平安的股市也一飛沖天,達到50多元。而07年正好是是2004年平安第一批長期激勵計劃兌現的首年。因此,虛擬期權的兌現成就了馬明哲以及身邊一眾高管的“天價高薪”。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隨著2007年中期該公司長期激勵計劃的首次支付,4.93億元的獎金被超過400名中國平安員工分享,這使得馬明哲的稅前獎金部分達到天價的6132.0萬元。(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