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3日電據中國財政部網站消息,東盟加中日韓(10+3)財長會于5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謝部長就此次會議情況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此次10+3財長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答:本次10+3財長會主要討論了區域宏觀經濟形勢,并審議了東亞財金合作的各項合作倡議。其中,各方就籌建中的區域外匯儲備庫(簡稱“儲備庫”)的規模及份額分配、出資結構、貸款額度、決策機制、經濟監測機制等主要要素達成共識,標志著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取得了重大實質性進展。本次會議還宣布建立區域信用擔保和投資基金,對于滿足域內企業融資需求、促進區域債券市場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會議取得的這些成果展示了東亞國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信心和決心,對于維護地區金融穩定,促進東亞經濟盡快恢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區域外匯儲備庫對維護本地區經濟金融穩定能發揮哪些作用?
答:東亞國家建立區域外匯儲備庫安排,對維護本地區經濟金融穩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首先,本次財長會就儲備庫的主要要素達成共識,展示了東亞國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就整個區域來看,將原先松散的雙邊援助網絡提升為較為緊密的多邊資金救助機制,使區域財金合作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增強了本區域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第二,就儲備庫的實際作用看,成員國在遇到流動性困難時可以從儲備庫中獲得資金支持。儲備庫是對IMF等國際金融組織資金援助的有力補充。
第三,為保證儲備庫的順利運轉,10+3成員國還將加強區域經濟監測,著手建立獨立的區域經濟監測機構,這將有助于提高本地區危機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防范危機能力。
三、東亞地區建立區域外匯儲備庫對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有哪些積極影響?
答:籌建區域外匯儲備庫是東亞國家在強化金融危機預警和國際救援機制方面的重要合作,也是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系的有益探索。儲備庫可以更好地利用東亞國家充裕的外匯儲備,維護本地區的經濟金融穩定,彌補現有國際多邊救援資金的不足。為保證儲備庫運轉而建立的區域經濟監測機制將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區域經濟金融情況進行跟蹤和監測,是對國際金融預警機制的有益補充。我們相信,以區域外匯儲備庫為代表的多種形式的區域財金合作將成為未來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