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重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需要繼續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央行在7天內連續4次表態:要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比如7月29號,央行發布消息稱,央行副行長蘇寧近日在上海市金融形勢分析會上再次強調,下半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要運用市場化手段,而不是規模控制的方法,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著力優化信貸結構。
7月30號,央行再次重申,下一階段,央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把握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問題,中長期看,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快結構調整,提升我國經濟增長潛力,實現平穩和可持續的發展。
央行的這些連續表態,一方面說明市場對于未來貨幣政策在高度關注,另一方面也說明,央行自己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高度重視。因為從上半年放貸規模對今后多個宏觀經濟指標的影響來看,實際上,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如何準確的把握和拿捏,難度是很大的。央行之前也并沒有經驗可循。
一般認為,流動性拐點的形成有兩大標志:一是資金總量減少,二是資金流向發生變化。從絕對量上看,流動性充裕的局面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將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全年新增貸款接近10萬億,從總量上看資金量是相對充裕的。
另外,財富效應使得儲蓄重新搬家,銀行存款活期化明顯這也會對沖貸款減少的不利影響。如果從資金流向上來看,從3月份以來,國際熱錢持續進入中國,短期內這一趨勢還不會改變。但是中長期來看,這里存在的一個不確定性就是,中美復蘇節奏決定了國際資金的流向。當中國經濟不可能更好,而美國經濟復蘇明顯時,資金就會從中國回流美國。國內巨額的經濟刺激計劃是否能夠力挽狂瀾,中、美等經濟體復蘇時間的長短直接決定了資金的流向。
下一階段的貨幣信貸趨勢,有些專家用三個關鍵詞概括:適度增長、優化結構、防范風險。一些專家建議認為,不妨多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此外,不排除上半年一部分信貸資金以各種方式進入了資產市場。在民間投資沒有實質啟動時,有可能導致資產市場的局部泡沫,不利于經濟復蘇。因此,下半年需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支持力度,繼續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的貸款及劣質企業貸款。
與此同時,要提高貸款質量,防范信貸風險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潛藏的風險。從長遠看,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未來收益并不高,一些項目雖有政府信用為依托,但銀行對地方政府未來的可支配財力、隱性負債等往往難以獲得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一旦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無疑將影響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