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多少個嚴紅?
嚴紅的遭遇,不過是眾多農發行臨時工命運的縮影。雖然勞動關系早已轉移至當地勞務派遣公司或物業公司,他們仍習慣稱呼自己為臨時工。
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數十名“資深”的農發行臨時工。這些農發行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基層分支機構,大多在90年代后期進入農發行,2005年~2007年被推給勞務派遣單位,工作崗位以文印、駕駛、通訊等后勤服務崗位為主,另有諸如嚴紅這樣的臨時工從事專業工作,包括信貸、清算、會計、出納和復核等。
歷史上,農發行成立于1994年11月,繼承了農業銀行的政策性業務。成立之初,農發行曾經借用農業銀行網點代辦業務,此后迅速在全國各地展開布局;到1997年,農發行分支機構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和地級市,以及大部分縣級行政單位。
早期的農發行壞賬突出,財力捉襟見肘,為了維持分支機構的運營,這或許是不得不大量使用廉價臨時工的原因。與另外兩家政策性銀行相比,農發行“廣撒網”的布局方式顯得激進,業務規模遠超農發行的國家開發銀行至今沒有開設二級分行或支行,而中國進出口銀行僅有20多家分行。
農發行從未公開披露臨時工整體數據。這些臨時工稱,目前農發行單一分支機構臨時工多為3~6名,部分機構數量較多,甚至達到十余名。據農發行網站披露的資料,該行現有30個省級分行、300多個二級分行和1800多個營業機構。據此粗略估算,目前農發行臨時工數量不是一個小數字。
本報記者獲得的農發行某地級市分行內部資料顯示,該市10多個分支機構臨時工總數最高曾經達到97名,2005年清退了26名,此后剩下70名。農發行江蘇省某支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農發行在江蘇省共有13個市級分行和80多個縣支行,縣支行臨時工一般3到4人,市行6到7人。”
不過,農發行總行新聞處相關負責人近日向本報記者表示,“全行目前正式員工才5萬多名,每個基層網點大概一兩個臨時工,主要是后勤崗位,人數不可能那么多。”該人士并稱,農發行總行對臨時用工現象并沒有統一要求,而是由各地分支機構根據自身狀況進行處理,不排除個別分支機構會比較多。
農發行2005年年報顯示,當年“對全行臨時用工進行了清理,共清退臨時用工1687人,轉化為社會化用工4736人,補簽勞動合同311人”。所謂的社會化用工,主要指的是被轉為勞務派遣工人的老臨時工。
然而,據本報記者了解,由于農發行各地分支機構的業務需求與編制不足等原因,不僅大部分臨時工繼續以勞務派遣工人的形式存在,近年來同時新招了一些臨時工進入。
據多位臨時工反映,農發行內部早就要求臨時工不得從事一線業務工作,但許多分支機構仍通過虛假上報信息的方式,使用臨時工頂替正式工的崗位,例如某臨時工實際上是會計崗位,上報給分行的卻是保潔工崗位,“臨時工從事會計員工作,只能拿著正式工的柜員卡進行操作。”
于是出現了頗為矛盾的一幕:“今年5月份市分行舉辦‘辦公室綜合辦公平臺系統培訓’,我作為支行的骨干參與其中,發現有80%的參會者均為臨時工,他們負責所在支行綜合辦公平臺的推廣和培訓工作,并負責系統的順利上線。”嚴紅說。
同工不同酬
本報記者從一位臨時工手中拿到了一份落款日期為1997年2月24日的《雇用臨時工協議書》,根據這份協議內容,注定了他們被邊緣化的命運,而此后的勞務派遣合同不過在形式上有所變換,可謂“換湯不換藥”。
這份協議書第5條規定,“乙方(臨時工)不享受正式職工的生活福利待遇,醫藥費自理,在雇用期間乙方出現的人身傷亡事故由乙方自己負擔,甲方不負任何責任”。
第9條規定,“甲方有權根據乙方身體健康狀況和不良表現提前解除協議辭退乙方”。
正是在這樣的協議下,這群農發行人長期忍受著的同工不同酬的不公正待遇。在金融業日益發達的今天,金融機構人員收入水平早已穩居各行各業之首,他們卻掙扎在最低工資上下,其所得遠低于付出同等乃至更少勞動的正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