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5月8日宣布,調整260種西藥最高零售價格,其中70%品種價格進行下調,降價金額約50億元。針對本輪西藥調價,有媒體報道解讀為此次調價是藥品“大降價”時代的終結,今后藥價將由集中大規模降價轉變為定期微調。5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外辟謠,表示此種說法不準確,藥價還將延續按種類分批調整的方式進行。然而,藥品“大降價”時代終結的謠言也引出了“藥價頻頻降,百姓沒感覺”的議論。
藥品降價為何成雞肋?
張向永
5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今后國家對藥品價格不再進行藥品大降價,將由集中大規模降價轉變為定期微調。該報道認為,這意味著國家發改委藥品“大降價”時代的終結。
不承想,那邊話音未落,這邊著急上火。次日,國家發改委急急忙忙站出來辟謠,稱:上述說法并不準確,藥品降價模式未變,仍將按種類分批調整。
同一事件,卻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結論,看起來煞是熱鬧。孰是孰非暫且不論,單就這兩則新聞而言,恰恰印證了藥品降價正處于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一來藥品降價實已淪為雞肋,二來卻又不得不勉力為之。
之所以說藥品降價形同雞肋,是就其效果而言。藥品降價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取得實效,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難題。為此,10年間藥價降了20多次,價格主管部門不可謂不盡心、不努力。然而,結果卻是“藥價頻頻降,百姓沒感覺”,甚至出現“藥價越降,看病越貴”的怪現象,這就怨不得消費者不買賬了。
藥品降價盡管無人喝彩,卻仍在勉力為之,也是出于對效果的考量。在發改委已經采取的20多次藥品降價措施中,降價總金額達500多億元。硬梆梆的數字說明,藥品降價是有效果的。
藥品降總金額達500多億元,老百姓卻還是沒感覺,這是為何?
再看一組數字:根據衛生部醫院統計數據測算,通過藥價加成,全國醫院每年的藥品加價獲利收入500多億元。也就是說,發改委窮10年之功為老百姓降下的藥價,僅等同于醫院一年之利。另外,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日前向國務院上交的《關于改革“以藥養醫”機制的建議》中曾指出,目前全國醫院和醫生每年從醫藥企業獲得的“公關費”和“回扣”有數百億元。若把兩者簡單相加,便可得出每年“以藥養醫”的金額高達近千億元的結論。
可見,現行“以藥養醫”體制“欲壑難填”的弊端,才是藥品降價進退維谷、淪為雞肋的根源。
顯然,光靠藥品降價解決不了“看病貴”的難題。因此,新醫改方案出臺迫在眉睫。但由于目前的醫藥管理格局復雜,發改委負責藥價調控,衛生部主管醫院,藥監局分管藥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如何制約各部門在新醫改方案出臺過程中進行利益博弈,未免使人擔憂。
而且,這種擔憂從各部門近期的言論中已可見端倪:發改委官員表示藥價居高不下,關鍵在于現行的“以藥養醫”機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認為藥品招標采購領域存在制度性缺陷;衛生部反戈一擊:新藥審批過濫、把關不嚴。
但不管如何,都應該看到,要想解決“看病貴”,藥品降價和改革“以藥養醫”就像馬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政府必須拿出“釜底抽薪”的勇氣,首先改革“以藥養醫”體制,使醫療機構承擔藥品價格下降的部分成本。
辨析
藥品降價是“偽風暴”
降價了!降價嘍!從1997年開始,隔三岔五,國家發改委都要吆喝一陣藥品降價,并正經八百地張貼出一張單子,昭示天下。這曾屢次被輿論稱之為“藥品價格風暴”。
多年來藥價虛高,老百姓期盼藥品降價,就像老農盼甘霖一般。風起了,云動了,群眾仰頭望天,“奇跡”卻出現了:只聽雷聲咚咚響,雨點嘩嘩落,卻就是不見有一滴落到自個兒身上。老百姓雖然滿心納悶,也只好悻悻回屋了。
就這樣,20多個藥品降價令前赴后繼,10個年頭也過去了,老百姓卻始終沒有感受到多大實惠,到后來干脆是對藥品降價充耳不聞,只有發改委自吹嗩吶自擂鼓。這不,就這幾天,發改委又是發布第24個藥品降價令,又是對媒體失實報道辟謠,忙得不亦樂乎。
藥價虛高,百姓怨言很大。發改委多次發布降價令,盡管效果平平,似乎還讓人覺得“沒有功勞有苦勞”。為啥?藥價形成受醫療體制、社保制度、藥品管制政策、藥品采購制度等多因素的影響,單靠行政降價并不能解決問題。
但問題的關鍵是,虛高的藥價到底是誰核定、審批、備案的!答案是,發改委、物價局!既然如此,為何不最初就把藥價定好了,反而一次次發布降價令?明知價格定高了,卻屢降屢敗,即使不是瀆職,難道不是辦事不力!
有人說,發改委也是沒法,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根據經濟學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對降價藥,廠家不再生產,而是改頭換面,重新高價上市。此稱之為“降價死”。
還有一種說法,醫院賣便宜藥沒利潤,醫生開降價藥沒回扣,會選擇替代的高價藥。所以雖然發改委多次降價,百姓還是得不到實惠。此為“醫療體制”問題。
但事情最怕往深處想,既然是“劣幣驅逐良幣”,既然是“以藥養醫”的體制問題,那些改頭換面重新上市的冒牌新藥,那些價格高高、回扣高高、醫院愛用、醫生愛開的藥,其虛高價格又是誰核準、誰審批的呢?難道不歸發改委管轄?(王海)
反思
藥價頻頻降,百姓沒感覺
面對“藥價頻頻降,百姓沒感覺”,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公開承認,目前醫藥管理格局十分復雜,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發改委負責藥價的調控,衛生部分管醫院,藥監局分管藥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因而對藥價虛高的監管,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來瓢”。
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尷尬,還在于發改委本不是市場供求主體,而是一個市場監管主體。藥品降價的正途,在于相關部門放開市場管制,加強市場監管。
國家發改委的資料表明,除了少數專利藥品和原研制藥品面臨供不應求外,像仿制藥品等已經嚴重供過于求。但是,為什么對那些“供過于求”的仿制藥品市場,市場規律起不了作用呢?發改委為什么還要不辭辛勞地實行“降價令”?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流通環節的交易費用過大。而要減少藥品的流通環節和杜絕藥品流通中的腐敗交易,就遠不是發改委一家就能完成的了。
另外,對那些供不應求的專利用品和原研制藥品,不分青紅皂白限定價格,有百弊而無一利,一方面會造成藥廠研發經費的捉襟見肘,另一方面會打擊藥廠的生產積極性。這都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藥品市場的供求矛盾。
要想把藥品價格真正降下來,筆者認為,一是放開市場管制,通過市場競爭讓價格降下來,同時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查處腐敗交易行為。(鄧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