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衛生機構費用中,公共財政支出僅占50.7%,“致使公共衛生機構職能錯位,過度依賴有償服務,導致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不足。”
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全部的資金來自哪里、如何分配、又流向何方?這是認識國情和討論醫改的基礎。
“2005年全國衛生總費用8000多億,怎么得出這個準確數據?首先衛生總費用籌資來源和分配流向數字要對得上。”這是國內最早參與中國衛生總費用計算的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杜樂勛20年來的心得。
1 天津“算算術”
2007年八九月間,中國衛生總費用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經濟教研室主任劉國祥一直在天津埋頭“算算術”。
他所進行的算術在中國已經算了三十年,即衛生總費用——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年內全社會用于衛生醫療服務消耗的所有資金,包括其籌集、分配和功能(使用流向)等環節。這個國際通行指標被認為是了解一國衛生狀況和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劉國祥現在測算的是天津衛生總費用中“疾病預防和控制”的功能,不過他明顯感覺到,“縣市一級好算一些,但對于直轄市、省會城市,衛生費用的功能測算到現在仍未解決好。”
之所以先在天津做試點研究,是因為地方政府很想了解衛生費用的實際使用情況,研究者于是反復去了多次,已近一年。劉國祥告訴本報記者:“做衛生總費用功能的測算其實這不是首次,已有5~6年時間了,以前主要在小地方做。此次天津做得很徹底。”
從功能角度講,最大的是衛生費用,就是公共衛生費用和醫療費用兩部分,理論上,應該將每隔5年的數字算出來,比如藥費花了多少,臨床住院花了多少。
這就需要落實到具體項目,比如一個防疫站,一年運行需要100萬元,但他們沒有細分在計劃免疫項目上花多少錢,“那我們就要算出來,這100萬是怎樣具體體現在這些項目上的。”劉國祥說。
“到最后計劃免疫項目計算出來,你會發現這些具體項目每一個都不是孤立的。它在不同部門,比如在疾病控制中心或醫療機構都能體現出來。“劉國祥解釋。
同時,各個部門花錢所做的這些具體項目,資金是哪些部門給的?最后還要落實到籌資,公共財政撥款多少,社會籌資多少,將功能和籌資狀況結合起來,以便讓政策制定部門掌握籌資和醫療衛生費用使用數據,這也是衛生總費用功能測算的目的所在。
目前,衛生總費用分配是不合理的,大醫院費用太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太少,呈倒三角。“應該倒過來,這是分配流向得出的結論。”杜樂勛說,“實際使用也有問題,藥品費用太高,別的國家只占到醫院費用的17%~18%,而我們是40%,這個費用還應該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