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政府衛生投入,明確事權劃分,重點向公共、農村和社區衛生傾斜,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鼓勵民營力量進入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4月6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新醫改方案出爐。其中,醫療衛生投入機制的下一步走向尤受關注。這事關衛生事業運行和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財力保障,既涉及政府投入,也涉及社會和個人投入,其內容的復雜和關聯利益層眾多。衛生投入機制的改革和完善一直是各方面熱議的焦點問題。
圍繞著新醫改的指導思想,就如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衛生投入機制,《瞭望》新聞周刊采訪了相關權威部門。受訪的有關負責人在作相關解讀的同時,告訴本刊記者,“深刻了解我國衛生投入機制的歷史、現狀等基本國情,結合成功的國際經驗,充分認識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才能正確把握目前改革的思路,并堅定不移地貫徹和執行下去。”
延伸的四大基本經驗
總結我國衛生投入政策的歷史和衛生投入現狀,這位權威負責人介紹說,可以得出四個方面的經驗。
衛生體制、機制改革的推進及相應政策的落實是增加衛生投入的前提。
總的來看,雖然衛生投入是衛生事業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物質基礎,但是衛生投入的多少及資源的配置是依托于特定的體制和機制的。從近些年來的衛生發展實踐看,衛生投入的規模總是與衛生體制、機制的改革密切相關,衛生投入的方向總是與衛生改革政策的調整密切相關。
因此,衛生體制、機制的合理設計和衛生改革政策的落實,是增加衛生投入的基礎和前提,不能脫離衛生改革政策而去片面地強調衛生投入,否則只能是無效的投入。實際上,前些年出臺的一些衛生改革政策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這也是造成政府衛生投入總體水平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政府衛生投入取決于財政經濟發展水平。
衛生事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當財政經濟狀況好時,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就快;反之,政府衛生投入就會受到影響。20世紀80-90年代,我國財政收人占GDP的比重連年下降,在低位徘徊,政府衛生投入也處于下降趨勢。近年來,隨著財政狀況的好轉和人們對衛生事業重要性認識的提高,政府衛生投入政策也在逐步調整和完善,政府衛生投入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政府衛生投入要兼顧公平和效率。
改革開放前,我國在城鎮推行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在農村推行合作醫療制度,城鄉居民在享受基本醫療服務方面具有較高的公平性,但同時也帶來了效率低下的問題,醫療服務短缺與資源浪費并存。改革開放后,我國衛生體制改革沿著放權搞活的思路推進,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大幅度增加,醫療服務效率也得到提高,但卻引起了醫療費用大幅上漲,許多困難群眾看不起病,從而帶來了公平性不足的問題。
因此,在加大投入、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在增強不同群體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以及城鄉之間在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公平性的同時,要進一步改革體制、創新機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效率。沒有效率作保證的公平只會是低水平、不可持續的公平。
衛生改革要按照供需分離的既定路徑推進,這既是政府主導解決市場失靈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政府衛生投入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在衛生醫療領域一直實行供方和需方分離的模式。改革前,我國在城市實行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制度,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和籌資方是分離的。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在城鎮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通過單位和個人共同付費籌集資金,從而取代了原來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制度。
在此后開展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及準備試點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均是按照保險的模式進行制度設計的,且上述制度均是以大病統籌為主,適當兼顧小病。從制度運行效果看,上述制度模式不僅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另一方面,總的來看,實現一定目標的衛生改革盡管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并不是每一種選擇都具備可操作性和社會適應性,而進一步完善創新現有的制度框架卻能夠有效避免制度轉軌帶來的高額成本和可能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因此,下一步的改革應堅持這一既定改革路徑努力推進,政府衛生投入也要以此為基本前提。制度運行中所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完善制度、加強監管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