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此時,李玲玲的專利,被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武漢世博公司看中。
世博公司也是1999年6月成立,每年有2000萬元投資,專用于科技創新項目的轉化。從公司策略層面上講,想用第一筆投資撬開整個機制的靈活啟動運行,因此設立大學生風險基金。李玲玲這樣與生活十分貼近的專利正好滿足了他們實用、回報快的要求。所以,李玲玲得天時、地利與人和,成為世博公司第一筆投資的對象。一個巨大的光環和美好前景罩在李玲玲的頭上。
這樣,李玲玲與世博公司一拍即合,雙方簽訂協議:由世博公司出資60萬元(實際到賬10萬元),成立天行健科技開發公司。李玲玲以專利入股,占公司四成股份,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世博公司占六成股份。
事情并沒有按既定軌道運行,不到一年時間,公司匆匆倒閉收場,這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就這樣迅速隕落。其間原因繁多,也有眾多猜疑,“有些事情都不好說”。
有人分析是由于多數學生缺乏市場運營和企業管理的相關知識及操作經驗,加上眼高手低、急躁冒進、異想天開、盲目自大,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從股權的糾紛到融資渠道和產品開發的分歧,終于導致她與投資方合作破裂,天行健公司也因此而宣告倒閉。
但李玲玲回過頭來想,“最大的障礙還是在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當”,他們整個創業圈子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缺陷,那就是辦事無頭緒,人脈資源匱乏,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她說,2001年,她在長沙開公司,半年就挺不下去了,原因在于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創業迎來大好時機
聽說東莞理工學院辦理創業班,學校提供資源和平臺,讓學生們能有機會從學校開始鍛煉,李玲玲有些向往地說,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當初她也有機會提前操練一下,現在可能情況就大不相同。
大學生創業的故事,李玲玲已經經歷過很多,也聽到過很多,這么多年來,她始終認為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風險太大。不論就業多么困難,只要能放下架子,就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她說,大學生就業的心態要轉變,“我的工廠以前招一線工人,很難招到,今年大學生紛紛來報名”,就李玲玲個人而言,公司的管理層多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一直以來她都有招素質高的大學生的想法,但從來沒招到過。曾有大學生專程找她,稱自己“想創業,沒技術,沒資金,你能幫我嗎?”李玲玲說,有創業激情很好,但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何嘗不是一種創業。
她說,10年創業很風光,可前3年都在摸索。她并不贊同大學生剛畢業就開公司。“大學生畢業后,最好先在基層摸爬滾打,開闊眼界和思路。真打算開公司,最好等到自己能獨當一面的那一天。”
不過,事易時移,“現實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李玲玲說,面對正在興起的創業浪潮,創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新型商業模式層出不窮,融資渠道多元化,政府也出臺了眾多扶持政策,這些對于有心創業的大學生會是一個好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