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圍繞推進和落實好三大國家戰略,著力抓戰略、促實施。要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三大國家戰略,加快培育競相發展、多極支撐的區域經濟增長板塊,力爭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打造新的優勢。一是深入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龍頭,進一步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和貫穿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研究制定推動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加強規劃引導,制定出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兩區一帶”分區詳細規劃,啟動鄱陽湖岸線保護規劃編制的基礎工作,發布實施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快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405個重大項目,力爭累計完成投資突破1萬億元,重點抓好鄱陽湖水利樞紐、“森林城鄉、綠色通道”、重金屬污染治理、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治理、農村清潔工程等生態環境工程建設。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支持南昌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先導區,支持一批市縣建設各具特色的示范區。大力實施國家級試點示范創建工程,力爭新增國家試點示范市縣10個以上。爭取國家啟動鄱陽湖濕地、東江源生態補償機制,適度擴大五河源頭保護區范圍。二是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加快改變蘇區面貌。加快建立健全蘇區振興的組織機構,爭取國家盡早出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力爭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支援工作全面啟動。積極支持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贛州章康新區、吉泰走廊、“南廣黎”(南豐、南城、廣昌、黎川)開放合作創新區等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土坯房改造等八個方面示范點建設。三是落實和完善省級發展戰略,優化區域經濟發展布局。積極推進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加快九江沿江開放開發、打造吉泰走廊重要增長帶等省級發展戰略,促進有關政策、資金和項目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同時,研究制定促進沿滬昆線兩翼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生產力布局,完善全省“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發展格局。
(三)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著力調結構、促轉型。計劃安排有關大中型建設項目863個,當年完成投資2458億元。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按照新調整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抓緊修編產業發展規劃,完善扶持政策,著力推進洪都商飛大飛機、晨光新材料硅烷偶聯劑、佳因光電高純MO源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努力促進新材料、光伏、航空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迅速做大做強。推動有色、鋼鐵、汽車、石化、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延伸產業鏈和聯合重組,重點推進九江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改造、江西五十鈴遷址新建、湖口優質鋼鐵基地、江鎢年產1萬噸鎳鈷新材料等100個左右產業升級改造重大項目建設,促進鷹潭中國銅產業基地、贛州中國鎢和稀土深加工產業基地、景德鎮國家陶瓷產業示范基地等建設,新增省級特色產業基地20個。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在旅游產業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物流產業基地、城市商貿綜合體、大型批發市場、特色商業街等六個方面,實施100個左右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繼續開展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新增省級服務業集聚區10個,總數達到30個。新增省級服務業龍頭企業20家,總數達到50家。三是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圍繞實現糧食生產“十連豐”,繼續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建設工程,新增高標準農田160萬畝。圍繞推進大宗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支持300個左右生豬規模化養殖及污染治理項目,新造和“低改高”油茶100萬畝。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重點實施好江西南方食品10萬噸黑芝麻露、四特“兩城”、贛州遠山公司10萬噸濃縮橙汁等52個項目。著力推進科技興農、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防災減災等項目建設。圍繞促進和諧秀美鄉村建設,加快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農村戶用沼氣工程、農村公路、農村電網改造等建設。四是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全面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重點推進節能改造、綠色照明等六大節能工程,實施200個重點節能技改、100個重點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等項目,推廣使用10萬只LED照明產品,力爭形成年節能200萬噸標準煤的能力。推進100余家省級以上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單位建設,支持和促進南昌、贛州餐廚垃圾收集系統和處理設施建設、萍鄉、景德鎮、新余及大余縣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南昌低碳經濟發展試點、新余節能減排綜合示范城市建設等,做好獨立工礦區和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前期工作,推進20個左右的重點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實行循環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