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可以無償開采使用煤礦、油井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
11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表示,中國將全面建立起礦產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而煤炭礦井將成為有償使用的第一個切口。
其他礦產資源也將在煤礦試點后,逐步建立起有償使用的制度。本報同時獲悉,從明年起,以儲量計征煤炭資源稅也將開始試點。這意味著,中央政府已開始著手健全和完善中國礦產行業的市場體系。
從煤開始
“先從煤開始,今后對其它的礦產資源要逐步建立這種制度。”11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國務院召開的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上稱,要在中國全面建立起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在此之前,財政部、發改委等幾部門共同制定的《關于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已獲國務院批準。方案決定選擇山西等8個省區展開試點,重要內容是煤炭資源探礦權、采礦權的有償取得。
目前在中國,礦產資源幾乎是無償取得,即使有的地區增收采礦權價款,也只是數額很少的象征性的收費。這使得礦產資源產品作為一種有限和稀缺資源的價值沒有充分體現,造成中國礦產資源存在著儲備相對不足、開采和利用效率較低、市場秩序比較混亂、礦山環境破壞和事故多發等嚴峻問題。
從1998年開始,山西、內蒙等地為此嘗試性地進行了改革,開始收取煤炭采礦權價款,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國家認可并制定了方案開始8省試點推廣。
目前,中國對礦產資源的收費主要是三種方式:一是礦產資源補償費制度,即企業每開發一噸礦產品向地方交納一定補償金;二是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有償取得,就是所說先買礦再開礦;三是征收礦產資源稅。
關于礦產資源補償費制度,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已明確表示基本思路是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建立與資源利用水平掛鉤的浮動費率制度,即根據不同采區回采率實行不同的費率,并實行累進費率。
而探礦權與采礦權,目前有的地區有償取得、有的地區無償取得的“雙軌”局面,國務院也已明確要改變。
對于試點地區礦產資源有償使用的收入分配,朱志剛表示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20%歸中央所有、80%歸地方所有,使地方政府支持煤炭企業發展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同時,朱志剛透露在礦產資源稅改革方面也會有大動作,擬選擇部分煤炭產區進行儲量計征煤炭資源稅試點。
以儲量計征
中國從1984年開始,對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開始征收資源稅。一開始煤炭是每噸3到6角,去年提高到了2元到4元不等。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政策研究部博士張宏介紹,目前中國的礦產資源稅是以產量銷售收入計價方式征收,但該稅種由于屬于地方稅種,目前各地征收標準不一,同時也造成了浪費資源的情況。
近年來,關于礦產資源稅到底按儲量計征還是按價計征的問題,一直被爭論和猜測沒有定論。
朱志剛明確表示要“擬選擇部分煤炭產區進行儲量計征煤炭資源稅試點”,似乎以儲量計征開始明朗。
“按儲量計征意見基本一致,但仍有爭論。”11月16日,參與礦產資源稅計征辦法改革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幾部門的意見開始趨同但還不完全統一。
目前,礦產資源稅計征辦法改革主要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發改委、安監總局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幾部門人員參與。
“對資源稅改革的細節問題,還要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11月15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李敬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而國家安監總局研究中心主任郭云濤認為,礦產資源稅兩種計征辦法都有優缺點。
“我現在還沒有從有關部門得到明確的信息,在財政部沒有拿出最終方案前一切都只是猜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孫鋼認為一切都是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