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所謂“中國模式”在2009年成為全球媒體熱門話題,但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近日罕見地發表4篇集中探討“中國模式”的文章,均對這一提法表示不同看法,顯示出官方竭力在西方媒體“捧殺”中國時保持清醒態度。4篇文章的作者身份均相當重量級,包括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前副校長李君如,全國政協外事委主任、原國新辦主任趙啟正,北京師范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施雪華,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邱耕田。
主張“特色”慎提“模式”
李君如在題為《慎提“中國模式”》的文章中認為,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講,他并不贊成“中國模式”這個提法,而是主張“中國特色”。“鄧小平曾經希望我們到2020年,中國各方面體制能夠定型。但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的體制還沒有完全定型,還在繼續探索。講‘模式’有定型之嫌。這既不符合事實,也很危險。危險在哪里?一會自我滿足,盲目樂觀;二會轉移改革的方向,在舊體制還沒有完全變革、新體制還沒有完善定型的情況下,說我們已經形成了‘中國模式’,以后就有可能把這個‘模式’視為改革的對象。”李君如寫道。
更傾向于“中國案例”
趙啟正的文章標題為《中國無意輸出“模式”》,他給出的理由是:“模式”一詞含有示范、樣本的涵義,但是中國并無此示范之意。文章稱:“所以,我們用‘中國模式’這個詞就得十分小心,我更傾向于以‘中國案例’替代‘中國模式’。它應該是新中國60年以來,尤其是實行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關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理念、政策、實踐、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的概括。要強調的是這個模式或案例處于現在進行時,它還在發展中。”
“中國經驗”留出余地
施雪華則認為“中國模式”為時尚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關于中國特色發展經驗和道路,簡稱“中國經驗”、“中國道路”比提“中國模式”更加科學、合理,也給未來“中國經驗”、“中國道路”有可能上升為“中國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間。
中國的發展是有代價的
邱耕田的觀點是當務之急是注重科學發展。他指出,中國在發展中遭遇到了一系列十分嚴重的問題,在實現著進步的同時卻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處“盛世”但更有危機存在,中國的發展是一種高代價的發展。如果這種發展的高代價性被“中國模式”所包括,則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中國模式”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而這種有待成熟和完善的模式應當是不具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如果不被包括,則又說明了所謂“中國模式”的片面性和不符合實際性。
事實上,李君如的觀點曾在10月份的《社會科學報》上發表,而趙啟正也在11月的中歐戰略伙伴關系研討會的演講中表達了類似觀點,但鑒于《學習時報》的影響力,此次集中看法的文章,體現出官方對于“中國模式”的最新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