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4個要“整形”的漢字中的“琴”和“新”是人名常用字,這讓名字中有“琴”和“新”的讀者多了一分擔心:漢字“整形”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已經使用多年的銀行戶頭和檔案戶籍資料?
使用者——
用了20年的名字要改了
“用了20年的名字,難道以后就要改了?我的名字再這樣寫對不對?”20歲的李雪琴還在上大學,她得知44個漢字要“整形”的消息后,首先想到的是:“漢字調整之后,是不是說明我現在寫名字的筆畫也不對了?我的銀行戶頭和檔案戶籍資料會受到影響嗎?”
在44個整形漢字中,除“琴”外,“新”也常用于名字。濟南市民張新華也表達了和李雪琴類似的擔心。
兩人都認為,有關文字的改動,應該以大眾的使用習慣為基礎,而不應該唯專家的意見是瞻。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的用法,根本就沒有必要“折騰”。
銀行——
戶名要和身份證相同
20日中午,記者到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前臺咨詢。三家銀行工作人員的答復一樣:銀行開戶的姓名是與開戶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一致的。
在農業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漢字修改不會影響儲戶開戶。“如果身份證沒改,你的名字就不用改。”由于漢字“整形”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銀行的漢字輸入系統也未更新。
“如果真的要修改,我們的字庫會及時更新,市民開戶將會使用修改后的漢字,但前提是必須和身份證保持一致。”建設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公安部門——
戶籍字庫和國家規定一致
既然銀行戶名需要和身份證資料保持一致,那么身份證的資料是不是也要隨之做出調整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濟南市天橋區公安分局戶籍科,一位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對漢字字形做出調整,這還是第一次。
“按常規來講,字庫要和國家規定保持一致。而作為市民,其電子信息中名字的寫法要和身份證保持一致。”這位負責人表示,由于漢字“整形”還在征求意見中,公安部門仍在使用原來的字庫,字庫將來要不要調整,現在還不好說。
語言專家——
修改要讓使用者得心應手
談及漢字“整形”的影響,山東大學傳播學副教授馮煒認為,漢字的修改除了對百姓書寫習慣方面有影響外,在電腦機器的翻譯、中華文化統一、漢字和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以及字典編纂方面都有影響。
山東師范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王開揚分析了這些“整形”后的字形發現,一些字形的修改有其合理性,而像“親”將“豎鉤”改為“豎”、“琴”的“橫”改為“提”,從書寫方式上和連筆角度來看就有些不合理。王開揚覺得“單純的贊成和反對都不可取”。
“此次漢字的修改應該更科學些,使用起來才會更得心應手。”王開揚認為,“整形”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這樣才不會對人們的認知書寫和使用習慣造成很大的影響。
評論:“整形”背后藏話語權之爭
一個“歷時八年”、“經過專家全盤考慮、反復研究才得以出臺”的局部性漢字“技術改良”方案,因何如此不受歡迎?
專家信任危機當然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在公眾的權利意識高漲的語境下,精英化的壟斷性闡釋(及其結論)正遭遇越來越頻繁的大眾“抵抗”,而部分社會行業領域出現的專家為特定利益群體代言的逐利傾向,則讓這一信任危機經常處于緊繃狀態。漢語言文化屬于基礎性知識類別,加之其天然的大眾屬性、民族屬性,其引起大范圍、激烈的民間情緒反彈,實為必然。
關于文化闡釋權、文化話語權的公開博弈其實不乏積極意義。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一博弈過程呈現最真實的主流文化訴求,還原最具廣泛代表性的文化生態,而非精英思維、文化壟斷下的閉門造車或自我中心主義的文化技術改良? (岑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