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已查明700縣內逾十萬地質災害隱患點 -蒙牛伊利光明液態奶檢出三聚氰胺(批次表) 立即下架退市 進展 -證券交易印花稅今起單邊征收/歷次調整 匯金將購工中建3行股票 -"涉雷"中資銀行增至9家 銀監會表態影響不大 各國繼續出招救市 -神七已完成箭船對接 即將進入難度最大環節 叫停觀發射旅游項目 -中海油服收購挪威海上鉆井獲批 近期不會全面取消鋼材出口退稅 -國務院通知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全文) 撤銷伊利等名牌產品稱號 -報告稱明年地產資金可能缺近萬億 房價下跌 北京 深圳樓市低迷 -山西襄汾潰壩事故死亡261人 確認身份221人 企業違規是根本原因 -我國24名船員遭海盜劫持 毆打中國留學生致死的日本人被判6年
中國已查明700縣內逾十萬地質災害隱患點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9 月 20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9月18日零時5分,四川省西昌市瑯環鄉發生泥石流,鄉政府所在的整個場鎮房屋幾乎全部被泥石流淹沒,20多間房屋瞬間垮塌,幾百名群眾被困,2100畝稻田被沖毀。四川涼山消防支隊及時趕到,成功疏散營救被困群眾439人,只有一名90歲高齡的老太太死亡。

事故發生后,地質災害預報再次引發社會關注。“真正做到準確預報是很難的,世界上也沒幾起預報準確的地質災害,但盡可能地預防并減少災害的發生是可以做到的。”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副院長田廷山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告訴記者,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歷時7年完成的一項地質災害調查,目前已查明700個縣(市)208萬平方公里內的地災隱患點10.4萬處。在此基礎上,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系統,已經數次成功預報,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地質災害普查確定隱患點10.4萬處

“大水來啦!石頭下來啦!要滑坡啦!大家快跑啊!”2007年7月7日6時,四川省達縣青寧鄉巖門村村民謝光全在巡查時發現巖門村3組地面開始出現裂痕,隨后裂痕迅速擴大,他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村委會主任曾凡昌,并拿起銅鑼邊跑邊挨家挨戶地大喊。鄉政府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組織村里的年輕人分赴各社組,組織轉移險區內的村民。7日9時左右,全村552戶2251名村民剛剛撤至安全地帶,整個村莊頓時山崩地裂,“轟隆隆”的巨大轟鳴聲在山谷中激蕩。不到1小時,整個巖門村的上千間房屋成為一片廢墟。但由于預報預警及時,巖門村552戶2251人全部安全撤離,無一人員傷亡。

這次成功預報得益于我國近期完成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項目負責人、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室主任李媛告訴記者,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十五”重點項目之一,總計投入約1.5億元,目標是查清我國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并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這項調查從1999年開始到2006年年底完成,直接參與調查的5000多名技術人員遵循“走村鎮、查隱患、建網絡、編預案、定規劃”的工作原則,調查范圍遍布全國30個省、自治區、市的700個縣(市),覆蓋面積208萬平方公里,涉及人口4.4億,在共計11萬處地質災害調查點中,最終確定了地質災害隱患點10.4萬處。

調查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國東南丘陵區和西南山區。西南山區是目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地區,達3070731人,占受威脅人口總數的46%,其次為東南丘陵區、黃土高原區和青藏高原區,分別占總數的15%、14%和16%。受威脅財產最多的區域仍然是西南山地區,占受威脅財產總數的36%,其次為東南丘陵區,占總數的21%。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幾年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空間的不斷加大、城鎮化加劇,特大型災害的發生數量和災情呈現上漲趨勢。

項目組在地質災害人口和財產易損性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全國滑坡崩塌泥石流易發程度評價結果,分別對我國滑坡崩塌泥石流人口風險和財產風險進行了評價,其中人口高風險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0%。

“這種大規模的地質災害摸底調查不僅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在國際上也沒有先例。”田廷山說,中國是一個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氣候多變,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復雜,而且火山作用、巖漿與地殼斷裂活動分布普遍,加上我國人口眾多且居住密度大,是受災害威脅人口最多,影響面最大的國家。要加強預防,必須先了解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為此,國土資源部自1998年成立之日起,便決定著手進行全國性的地質災害調查研究工作。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精心組織下,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具體負責實施并開展綜合研究與信息系統建設,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了統一的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平臺,系統總結了我國地質災害的分布特征及區域分布規律,分析預測了我國地質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開拓性地開展了全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為各級政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撐。

地質災害普查基礎上建立群防網絡

李媛告訴記者,地質災害調查完成后,都會將成果移交給當地政府,對每個縣的總體地質災害分布情況進行詳細說明。目前編寫完成700份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并編制相關圖件1866幅,建立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700個,制定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指南》等。許多地方政府都將此視若珍寶,據此建立了災害預防體系,逐級落實簽責任狀。“比如一個隱患點在老百姓房后,就將這戶人家作為監測責任人,簽訂責任表,明確遇到什么情況要上報、報到哪兒。這樣,他一下雨就上后山看看。遇到緊急情況,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比如敲鑼打鼓或高聲吶喊,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李媛說,群測群防是具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也是實踐證明的現階段我國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災減災手段。目前,在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地基礎上,各省、市、縣逐步建立完善了防治預案、防災明白卡、隱患巡查、汛期值班、監測預報、災情速報、應急處置等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制度,建立了地質災害群眾監測員隊伍,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有效提高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多發區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地積極與氣象部門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并加強氣象預報預警與群測群防體系的結合,取得了良好地防災減災效果。

而地質災害調查在掌握基礎材料的同時還起到了宣傳的作用。他們每到一處,都向當地百姓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基礎常識,群眾對地質災害認識有了很大提高。

田廷山告訴記者,由于平均到每個縣(市),地質調查的投入只有20萬元人民幣;而有些縣(市)的面積超過了4000平方公里,由于受資金、時間、人員限制,可能在精度上離防災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有些隱患點查得不一定那么清楚。“這么大范圍的調查同時鋪開,人員和時間都有很高的要求,時間短了做得不細,時間長了過了時效,調查完了,災害早發生了。災害調查有時效性,還得抓緊做。” (記者 王俊秀)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
昆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76個 近3年內將無較大地震
廣西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致45人死亡 云南因災死亡32人[組圖]
受地質災害影響 汶川7萬人再次大轉移
廣東陽江等遭50年來超強暴雨 深圳發地質災害預警
廣西洪澇和地質災害受災縣(區)增至19個 6人死亡
汶川地震引發地質災害呈4特點 34個堰塞湖險情很嚴重實錄
國土資源部:將修訂地質災害易發區規劃技術要求
廣西洪澇地質災害受災區增至19 6人死亡 龍卷風襲海口 千人受災
26個省市800多名專家趕赴災區排查地質災害隱患
國土部排查災區地質災害險情 建議避險服務重建
國土資源部:10萬套地質災害無線報警器將運往災區
圖片新聞:
陜西宜川發現百億儲量氣田 為西安年用氣量17倍
云南尋甸發生氯氣泄漏 71人中毒 生命體征平穩[組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