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阮煜琳)近來中國廣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南方省區頻繁出現“天坑”,被誤傳為是地震前兆,造成一定程度社會恐慌。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期對廣西、四川等地“天坑”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所謂的“天坑”,實際上是地面塌陷,是一種地質災害現象,主要發生在巖溶區,因長期干旱、強降雨等氣候因素和工程建設、地下水抽采、礦產開發等人為活動引發形成。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期組織南京地調中心、成都地調中心、武漢地調中心,廣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區地調院和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選擇影響較大的“天坑”開展了實地調查。
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專家25日表示,經過對8個較大“天坑”的實地調查,發現均具備常見地面塌陷特征和形成條件,不是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
這些“天坑”屬于兩種類型的地面塌陷。一是巖溶塌陷,如四川長寧縣硐底鎮、湖南岳麓軍營村、湖南寧鄉大成橋、廣西來賓吉利村、浙江黃衢南高速、福建大田下地村等地的“天坑”;二是松散碎屑沉積層塌陷,如四川大邑縣新場鎮和四川崇州懷遠鎮的“天坑”。
對于“天坑”產生的原因,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極端氣象。去冬今春,中國南方出現大面積長時間的干旱,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降低。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又連續出現了8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廣西大部、湖南南部、廣東、福建、江西、廣東北部等地局部出現強暴雨,降水量比往年多5成以上。在巖溶分布區,持續干旱造成上覆表土層及砂石層變得異常疏松,甚至出現干裂。入汛以來的多次強降雨,使松散表層土層和沙礫層充分飽水,變得松軟。下伏巖溶地下水暴漲暴落產生的推拉作用,使地下溶洞埋藏較淺、頂部結構較破碎的位置出現地面塌陷。
專家表示,四川大邑縣新場鎮及崇州市懷遠鎮的“天坑”屬碎屑沉積層地面塌陷。這些地區多為成井質量不高的民井,常年抽采地下水。今年春季干旱,加大了地下水開采量。長期和過量開采地下水,使紅土層和卵礫石層的細顆粒沉積物也一同抽排出來,地層形成架空結構。收獲油菜籽后,隨即插秧,伴隨灌溉水不斷入滲,在地下水位變化及自重作用下發生塌陷。
二是工程影響。實地調查的8處地面塌陷,都有工程活動的影響。四川長寧縣硐底鎮巖溶塌陷區,上有正在修筑公路的大型重型設備碾壓,下有煤礦在灰巖地層中挖掘運輸坑道排水。湖南軍營村和大成橋地面塌陷區均有煤礦采煤、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廣西來賓吉利村塌陷區附近機井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浙江黃衢南高速塌陷,有高密度車輛重壓影響。四川大邑縣新場鎮及崇州市懷遠鎮地面塌陷均與長年抽采地下水有關。
對地面塌陷的防治,中國地質調查局建議,以隱伏巖溶分布區為重點,要加強巖溶塌陷地質災害調查、重點監測,并及時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