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氣候變化與海平面上升
全球氣候變暖是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30年來,中國沿海氣溫、海溫與海平面均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幅度分別為1.1℃、0.9℃和92毫米;但上升趨勢的季節差異明顯,冬季升幅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冬季 氣溫和海溫均為年最低,但長期升幅最大,分別為1.8℃和1.4℃,占總升溫的41%和39%,呈明顯的暖冬趨勢。海平面變化特征與氣溫、海溫一致,冬季的長期升幅最為顯著,達135毫米,占海平面總升幅的37%。
夏季 氣溫和海溫均為年最高,但長期升幅最小,分別為0.4℃和0.3℃,僅占總升溫的9%和8%。與氣溫、海溫變化特征相同,夏季海平面升幅最小,為38毫米,占總升幅的10%。
5 海平面上升與海洋災害
海平面上升是一種長期的、緩發性災害。海平面上升直接導致潮位升高,風暴潮致災程度增強、海水入侵距離和面積加大;海平面上升使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蝕的強度;海平面上升和淡水資源短缺的共同作用,加劇了河口區的咸潮入侵程度。
2008年9月,廣東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200多毫米,超強臺風“黑格比”引起的罕見風暴潮達百年一遇。
2008年,海水入侵最為嚴重的是渤海和北黃海沿岸地區,入侵距離分別為20~30公里和5公里左右;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等沿海地區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鹽漬化災害;長江口和珠江口發生了多次咸潮入侵事件。
6 應對海平面上升適應對策
近年來,我國沿海經濟快速發展,加快了沿海城鎮化進程,大量人口向沿海地區遷移,沿海地區的經濟布局也逐步向濱海轉移,如遼寧五點一線、曹妃甸、天津濱海新區、長三角、珠三角和北部灣等經濟區。同時,這些地區大多位于海平面上升影響的脆弱區。為減輕和防范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沿海各級政府應加強海平面監測、預測和影響評價工作,將海平面上升影響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2)繼續控制地下水開采、興修和完善水利設施、合理調控淡水資源,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3)提高沿海堤防工程設計標準,加強沿海海平面上升影響脆弱區防護設施的建設、維護與監管。
(4)加強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等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保護濱海生態資源,實現應對海平面上升的立體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