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轉變政府職能,增強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各級政府都要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認真轉變職能,實行政企職責分開,加強政府部門自身建設,精簡機構,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中央政府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國民經濟實行宏觀調控。要深化計劃體制改革,通過制定與實施發展戰略、宏觀調控目標和經濟政策,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要健全財政職能,提高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逐步實行規范的轉移支付制度,統一管理政府的國內外債務。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強化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調控職能,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防范金融風險。進一步調整和改革政府機構,把綜合經濟部門逐步調整和建設成為職能統一、具有權威的宏觀調控部門;把專業經濟管理部門逐步改組為不具有政府職能的經濟實體,或改為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單位,或改為行業管理組織;其他政府部門也要進行合理調整。要建立權責明確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第五,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九五”期間,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國際經濟通行規則,初步建立統一規范的對外經濟體制。國家對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基本政策不變,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有些具體辦法要有所調整和完善。經濟特區要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開放地帶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沿交通干線、沿江、沿邊地區和內陸中心城市要發揮各自優勢,切實推進對外開放,促進經濟開發和振興。要根據改革和發展的要求,逐步開放國內市場。有步驟地開放金融、商業、旅游等服務領域。搞好智力引進工作。
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調整和改善進出口貿易結構,著重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加強售后服務。鞏固現有市場,開拓新的市場,拓寬出口渠道。堅持統一政策、平等競爭、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繼續改革和完善外貿管理體制。
繼續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把重點放到提高成效和水平上來。逐步對外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規范稅制,公平稅負,為中外企業創造平等競爭條件。積極引導外資參與能源、交通、農業等基礎性項目建設和老企業技術改造。
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堅定不移的方針。發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不僅對中國有利,也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貢獻。某些西方國家處心積慮地把中國排斥在世界貿易組織之外,違背這個世界性組織的宗旨,也有損于它的普遍性和公正性。人們將會看見,中國同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貿易關系的發展,終究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
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施這兩大戰略,對于今后十五年的發展乃至整個現代化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科技進步,優先發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長,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面向經濟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在當代條件下,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決定性因素。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一是促進技術開發和應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自主開發和引進、消化先進技術相結合,集中力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和關鍵技術問題。二是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在一些重要領域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切實辦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是加強基礎性科學研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攀登科技高峰,力爭在優勢領域有所突破。在社會發展領域,要加強計劃生育、重大疾病防治、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和再利用、防災減災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研、開發、生產與市場的結合。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針,合理分流人才,優化科研組織結構。加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之間的聯合。鼓勵大型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努力使企業成為技術開發的主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發揮專利制度的作用。
優先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這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的百年大計。2000年全國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經費和師資等方面要予以保證,并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支持。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要適度,著重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重點建設好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積極發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優化教育結構,使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比例更加合理。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探索與我國改革和發展相適應的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辦學,逐步形成政府辦學為主與社會參與辦學的新體制。提倡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條件和住房等生活條件。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全國人口2000年要控制在13億以內,2010年要控制在14億以內,任務艱巨。各級政府要繼續把計劃生育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堅持和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穩定和認真執行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做好優生優育工作。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人口意識。要把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和流動人口,同發展農村經濟、脫貧致富和建立文明幸福家庭結合起來。研究人口老齡化問題,并采取相應對策。
加強環境、生態保護,合理開發利用資源。這是功在當代、澤及子孫的大事。我國人均耕地、水、森林和不少礦產資源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又處在迅速推進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加上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相當嚴重。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這個問題可能更加突出。要依法大力保護并合理開發利用土地、水、森林、草原、礦產和生物等自然資源,千方百計減少浪費。積極開發海洋資源。盡快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價格體系,建立資源更新的經濟補償機制。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所有建設項目都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各級政府都要依法嚴格管理環境,特別要加強對工業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以及城市環境的整治。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加快水土流失地區的綜合治理,加強草原建設和防沙治沙,控制農田污染和水污染,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到2000年,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