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楊潔篪解讀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要點) -2010財政收支差額占GDP2.8% 新增公共投資1.18萬億可如期完成 -4萬億投資無1分錢進房地產 住宅70年后續期是否付費仍在討論 -駐京辦兩會后開始大撤離 青藏高原可燃冰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 -公立醫院將取消行政級別 實行全員聘用制 做不到全民免費醫療 -火車票實名制將在全國推廣 我國未來3年組織上萬校長出國培訓 -房地產泡沫毋庸置疑 成本不過3000元/平米 海南監管住房預售款 -賭球滲透到女足 4月出臺"打假反賭"監管制 裁判成整頓新重點 -西藏特大交通事故26死9傷 杭州遭遇60年最強降雨 30多水庫溢洪 -6日唐山兩次地震 為唐山大地震余震 地震局長:地球未進入活躍期
首頁>>國情公報
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二、“十五”期間的奮斗目標和指導方針

  展望新世紀初的國內外形勢,未來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許多國家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周邊國家正在加快發展。國際環境既對我們提出了嚴峻挑戰,也為我們提供了迎頭趕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從國內看,我們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改革處于攻堅階段,加入世貿組織又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各方面任務十分繁重,許多深層次矛盾需要解決,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同時,我們也具備許多有利條件,能夠在一個較長時期實現國民經濟較快發展。

  根據“十五”期間的形勢和任務,《綱要》提出今后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為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進一步開展;就業渠道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物質文化生活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科技、教育加快發展,國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十五”計劃《綱要》,體現了以下重要指導方針。堅持把發展作為主題。強調速度與效益相統一,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實現較快的發展。有市場、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十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目標為7%左右。這個速度雖然比“九五”實際達到的速度低一點,但仍然是一個較高的速度。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實現這個目標,必須付出艱巨努力。同時,由于國際國內都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計劃的預期目標要留有余地。這樣,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調整結構和提高效益上,也有利于防止經濟過熱和重復建設。

  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我國經濟已經到了不調整就不能發展的時候。按原有結構和粗放增長方式發展經濟,不僅產品沒有市場,資源、環境也難以承受。必須在發展中調整結構,在結構調整中保持較快發展。今后五年要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和城鄉結構,特別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關鍵。要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都要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來推動。今后五年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擴大開放,突破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要把發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振興科技,培養人才,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

  堅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既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也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迫切需要。要堅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擺在重要位置,擴大就業門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關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向更加寬裕的小康生活邁進。

  堅持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確保社會穩定。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十五”計劃《綱要》突出了戰略性、宏觀性、政策性,減少實物指標,增加反映結構變化的預期指標;圍繞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重點發展領域,提出努力方向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強調計劃的實施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宏觀調控要更多地運用經濟杠桿、經濟政策和法律手段。在計劃制定方法上,力求提高社會參與度,使計劃制定過程成為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成為各有關方面達成共識的過程。

  三、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十五”期間要把全面貫徹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這是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快發展畜牧業、林業、水產業。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提高商品率。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發展農產品加工、儲運、保鮮等產業,提高農業的后續效益。引導鄉鎮企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發展小城鎮,繁榮小城鎮經濟,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拓寬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大力推進科教興農,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扶持農業科技產業發展。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與檢測體系。調整結構要因地制宜,依據市場規律,維護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不搞強迫命令。

  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在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根據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新情況,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在適當擴大中央儲備糧規模的同時,糧食主銷區要加快糧食流通市場化進程,通過與糧食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以及中央儲備糧的輪換與調控,保證糧食需要。糧食主產區要繼續堅持“三項政策、一項改革”,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中央財政繼續給予資金支持,以充分發揮其糧食生產的優勢。這樣做,既可為主產區騰出糧食銷售市場,促進糧價合理回升,也有利于推進主銷區農業結構調整,全面增加農民收入。要保護好基本農田,決不允許擅自將耕地改為非農用地,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推進農村稅費制度改革,取消鄉統籌、村提留和其他面向農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費,同時適當提高現行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稅率。這是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要在總結安徽省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改革步伐。同稅費改革相結合,精簡鄉鎮機構,裁減人員,減少村組干部補貼人數;有條件的地方,適度撤并鄉鎮。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積極探索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金融體系。因地制宜加快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關鍵是要明確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落實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責任。農村信用社要堅持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方向,加強經營管理,充分發揮在農村金融中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農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要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深化農村供銷社改革。

  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抓緊主要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加固,提高防洪調蓄能力。著力抓好大型灌區節水工程改造,積極開展群眾性農田水利建設,搞好水土保持。加強國家商品糧和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搞好農業綜合開發。繼續加強農村電網、通信、廣播電視、道路、供水等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市場條件。

  繼續搞好農村扶貧工作。“八七”扶貧攻堅任務雖已基本完成,但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面貌,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繼續加大扶貧力度,重點做好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堅持開發式扶貧,多方面增加扶貧資金投入,擴大以工代賑規模,支持貧困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來源: 新華社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歷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1954年至2010年)
200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0政府工作報告:危機加速變革 大國思維呈現
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0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2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1996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199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圖片新聞:
我國將建北斗二號 北斗衛星系統預計2020年覆蓋全球(圖)
駐京辦兩會后開始大撤離 監察審計將會介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