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4、繼續現代化理論
20世紀70年代以來,關于現代工業社會未來發展的新概念層出不窮。這些新概念,有關于社會的,有關于經濟的,有些是綜合的。它們既反映了社會現實,也超越了社會現實,部分帶著未來學的色彩。在80年代,德國學者提出了生態現代化理論,將在第六章領域現代化部分討論。在90年代,德國社會學家提出了繼續現代化理論。
(1)繼續現代化理論的主要觀點
德國學者查普夫(Zapf 2000)認為,后物質主義社會、后工業社會、后現代社會、信息社會、風險社會、感性社會等概念在語義上都沒有像“現代社會”這個概念更具有生命力。
他贊成美國學者帕森斯的觀點,發展(現代化、變遷)是容納、價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綜合體。查普夫教授認為,經過沖突論和創新論“淬火”的現代化理論是解釋世界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合適的理論模式,現代社會需要繼續現代化。
繼續現代化包括技術和社會創新,包括容納、價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社會變遷機制,包括方向恒定和結構改善的兩重涵義(Zapf 2000)。根據查普夫的看法,美國杜克大學圖亞江(Tiryakian 1991)教授把這種現代化稱為“第二種現代化”或“新現代化”。
(2)繼續現代化理論的局限性
查普夫教授強調了現代化的延續性,忽視了現代化方向的重大轉折。隨著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興起,現代化前沿的方向和內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例如,從工業化轉向非工業化,從物質經濟轉向服務經濟,從物質主義轉向生態主義等。
(摘自: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1》 何傳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