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1月17日在陜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代省長 趙正永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去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顧
201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陜南特大洪災等不利影響,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實現生產總值10021.5億元、增長14.5%,完成財政總收入1800.85億元、增長2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695元和4105元,增長11.1%和19.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7%,人口、就業、社會保障和節能減排等主要指標全面完成,實現了“十一五”圓滿收官。
回顧“十一五”,我們深深地感到,這五年是我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五年,“十一五”規劃確定的預期目標基本提前兩年或一年實現,陜西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經濟總量躍上萬億元臺階,跨越式發展勢頭強勁。“十一五”期間,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在全國的位次不斷前移,去年經濟總量是2005年的2.5倍,人均超過4000美元。財政總收入和財政支出分別是“十五”的3.4和3.2倍,地方財政收入在全國的位次由21位前移到18位,支持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發展的瓶頸制約有效緩解。201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62億元,增長30.7%,總量相當于“十五”的1.29倍。五年累計投資2.6萬億元,在交通、水利、電力、市政等領域興建了一批多年想建的大項目,鄭西客運專線、“引乾濟石”、750千伏輸電線路和西安地鐵等標志性工程已經或即將投運,“氣化陜西”穩步推進,新增電力裝機1228萬千瓦,新建鐵路2600公里、高速公路2158公里,咸陽國際機場進入世界百強行列,長期困擾發展的交通短板正在成為競爭的新優勢。
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優勢特色產業迅猛崛起。骨干產業支柱作用不斷增強,新興產業加速成長,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五年新增石油產能1000萬噸、煤炭產能1億噸,能源化工產業總產值已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6.8%,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從691億元躍升到2607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文化產業增加值去年達到278億元、增長19.7%,旅游接待量1.45億人次、總收入983億元,分別增長26.1%和28.1%,其中入境 游 客 增 長46.3%。去年專利申請量突破2萬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43%,五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項150項。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從4家增加到23家,其中延長集團突破千億元大關。新起步的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已達120億元,建成風電裝機15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12兆瓦,標志著我省能源結構的新變化。
縣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農業基礎地位更加鞏固。糧食產量連續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去年總產1165萬噸,創十二年來最高水平。果業、畜牧業、設施蔬菜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蘋果面積、產量、質量穩居全國第一。縣域工業步入園區化發展新階段,去年增速高于全省工業1.3個百分點,11個縣躋身西部百強,3個縣跨入全國百強行列。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五年在水電路和沼氣等方面的投入達3260億元,解決了12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所有行政村實現通電通話,除陜南重災區外所有鄉鎮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電視,提高了城鄉公共服務水平。
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大,區域競相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有條件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政策,明確了戶籍辦理、就業培訓、社保關系接續、保障性住房申請等具體辦法,52萬農村居民已按新政策進城落戶。出臺了支持延安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的措施,縣域城鄉一體化規劃編制全面啟動,去年完成重點鎮建設投資30多億元,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6.5%,五年提高9.3個百分點。關中率先發展、陜南突破發展、陜北跨越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西咸新區建設正式啟動,陜西航空、航天經濟開發區和渭南高新區分別升格為國家級,陜南開始步入循環經濟的發展路子,陜北探索出依托資源深度開發實現快速增長的新模式。
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轉變,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以退耕還林、節能減排和重點區域整治為主的生態建設向縱深推進。五年造林綠化246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37.26%提高到41.42%,植被覆蓋度達到71.10%。淘汰小火電155萬千瓦、落后產能5596萬噸標準煤,建成和在建污水處理廠94個、垃圾處理場90個。渭河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秦嶺保護進入法制化軌道。全省萬元GDP能耗由1.42噸下降到1.136噸標準煤,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同比削減15.4%和11.9%,西安等市城區良好天數連年超過300天,綠色成為三秦大地的主色調。
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在重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就瓿蓢衅髽I改制和政策性破產任務,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49.5%。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提前一年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任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一些縣區不同的醫改模式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2.6萬個村衛生室完成標準化建設,鄉鎮衛生院內部改革全面完成,435萬農村已婚育齡婦女享受到免費體檢,藥品“三統一”覆蓋所有基層醫療單位,群眾看病費用明顯下降。省市級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全面改制,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鄉鎮機構改革全面鋪開。地方金融改革穩步推進,長安銀行成功組建、運行良好。上市公司由2005年的25家增加到36家、總市值與經濟總量的比值由6.18%提高到30%。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五年累計引進外資70億美元、省外資金5740億元,外商投資企業已超過4000家。去年引進內資2410億元、外資18.2億美元,進出口貿易120.8億美元,分別增長59.9%、20.4%和43.7%。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五年來,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調整不同群體的利益格局,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突出問題。最大的亮點是實施民生八大工程,財政用于民生的投入是“十五”的3.5倍,加快了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最突出的特征是養老和醫療基本實現制度全覆蓋以及標準逐年提高,城鎮居民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從無到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走在全國前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破產關閉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養老和醫療的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80歲以上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制度開始實施,退休職工養老金、新農合補助、城市低保、農村低保、五保戶供養標準分別提高221%、600%、99%、156%和129%,近百萬60歲以上農村老人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明顯的標志是群眾住房狀況有了較大改善,通過災后恢復重建、農民安居工程、扶貧移民搬遷、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棚戶區改造,26萬農戶搬進新居,建設廉租房750萬平方米、發放租賃補貼30.2萬戶,解決了40萬戶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城鎮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1.04平方米。最顯著的成效是就業基本穩定和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預期目標以內,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68萬人,325萬人實現脫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十五”末的1.9倍和2倍,尤為可喜的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4.11:1縮小為3.82:1。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陜西建設邁出新步伐。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免費,“兩基”在西部率先達標,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職業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穩步實施,國家助學制度資助困難學生515萬人次,“蛋奶工程”惠及263萬學生。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計劃生育政策全面落實,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進一步發展。延安革命紀念館、大明宮遺址公園等重點項目相繼建成開放,西安鼓樂、中國剪紙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成功舉辦第十四屆省運會,我省運動員在國內外賽事中獲35枚金牌、22枚銀牌和27枚銅牌。社會管理不斷強化,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逐步健全,信訪工作得到加強,“平安陜西”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各級政府積極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經受住前所未有的考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是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廣大干部群眾、駐陜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欠發達依然是基本省情,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二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扭轉,轉變發展方式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三是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收入低、城鎮化水平低、經濟外向度低,制約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四是順應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任務十分艱巨;五是政府工作中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奢侈浪費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十一五”規劃中個別指標完成還有差距,去年物價漲幅超過預期。對此,我們都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