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聚力創新突破重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堅持把創新擺在全局發展核心位置,發揮科教優勢,聚焦重點領域,突破關鍵環節,加速發展動力轉換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努力實現更有質量和效益的發展。
厚植創新發展新優勢。圍繞形成更多引領型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速高端產業集聚,在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中爭當排頭兵。加快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揮“一區兩園”核心載體作用,推動江北新區創建國家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支持徐莊軟件園、新城科技園、南京軟件谷爭創省級高新區。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建成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實施未來網絡、第五代移動通信等重大科技專項,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0家。大力培育創新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家。推進江蘇創業大街、珠江路創業大街等眾創載體建設,新增眾創空間20個。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促進軍民深度融合和技術雙向轉化。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出臺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等政策措施。實現科技服務業總收入增長15%。深入實施“創業南京”英才計劃,引進18名科技頂尖專家,培育40名創新型企業家,引進630名高層次創業人才。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2件。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方向,加快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推動新興產業規模發展,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七大類14個重點領域,著力建設智能電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基地,優選培育100家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2%。推動服務業高端發展,大力發展以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以休閑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為代表的生活性服務業,以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會展服務為代表的高端服務業,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全力推動金融城二期、華僑城文化旅游綜合體、世茂夢工廠、國博中心三期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國際軟件名城,完成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5400億元,增長15%左右。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生產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增加“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優質農產品供給,在全市食用農產品總量中占比達42%。深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擴大特色農業產業規模,新增高標準農田8萬畝、設施農業2.5萬畝,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6%。細化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鼓勵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新增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50家,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比重達78%,新培育職業農民1.2萬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業與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實現綜合收入52億元,接待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新增農業電商網店500個,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