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2018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發布時間:2018-03-02 15:50:27  |  來源:福建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發展,建設,推進,加快,實施

(三)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強化責任落實,建立產業就業、資產收益等穩定脫貧機制,“造福工程”累計搬遷87.9萬人,脫貧110萬人,基本完成減貧任務,貧困發生率從3.8%下降到0.02%。實施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籌集2.4億元為因病致貧返貧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再增加一道保障。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面貌明顯改善,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海島等欠發達地區發展步伐加快。

基本公共服務持續改善。全省民生相關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每年均超過七成。省級財政累計投入801.9億元,完成1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就業保持良好態勢,5年新增城鎮就業319.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01.1萬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兜底保障政策惠及652.7萬人。48萬戶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20萬戶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提前整體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92%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地入學公辦學校,現代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升,醫聯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持續推進,3所省屬醫院與國家高水平醫院“一對一”合作共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18.3萬張,疾病預防控制進一步加強。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覆蓋率達99.4%。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成功承辦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晉江成功申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持續推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不斷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推進。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率從59.6%提高到64.8%,529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港產城聯動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持續提高,空間規劃試點、“多規合一”和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取得積極進展,“兩違”治理騰出土地32.6萬畝。福州、廈門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扎實推進,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綠道、雨水管網、污水管網、供水管網和燃氣管網3.2萬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91%、97.5%。三分之一村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75%行政村實現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面運行。建立專項獎勵制度,促進山區專業技術人才收入水平總體上不低于沿海。鼓浪嶼申遺成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社會保持安定穩定。深化“平安福建”建設,妥善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積極化解信訪積案,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7個設區市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金融風險防控有力有效,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和監管水平有效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持續加強,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比2012年下降33.3%,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62.5%。防災減災救災機制逐步完善,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雙擁共建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唯一連續4屆所有設區市均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的省份。

(四)加快推進生態省建設,清新福建成為樣板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我省成為第一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16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結果居全國第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38項重點改革任務中34項已形成改革成果,其中11項在省內復制推廣,投入30多億元加大全流域生態補償力度,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廈門垃圾分類試點、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環境權益交易等一批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

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效實施。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全過程治理體系,全省所有的河流都有了河長。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整治生豬養殖污染。實施比國家更嚴格的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從39.3萬噸提高到94.1萬噸,完成重金屬總量控制任務。

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優。實行最嚴格的環境執法監管,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全省12條主要河流優良水質比例達95.8%。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水質面積占比88.9%。九個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2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65.95%,保持全國首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96.6萬畝。5個縣(區)成為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6個設區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創森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五年來,我們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把“機制活”貫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努力做到廉潔、勤政、務實、高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4037件、省政協提案4325件,辦結率100%。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及社會各界人士意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67項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出臺82項省政府規章。行政復議機制不斷完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持續加強,政務公開和權力運行網上公開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明顯。

五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結果,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拼搏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駐閩機構,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閩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福建發展的臺港澳同胞、海外鄉親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五年,我們切身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須堅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推進依法行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我們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我省經濟發展與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人才支撐不夠強;民生領域存在不少短板,穩定脫貧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與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治理能力有待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壓力較大,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能力有待提升;體制機制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我們必須直面問題,創新舉措,切實解決。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今后五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做好今后五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緊圍繞習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宏偉藍圖,深入踐行習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趕超目標,全面完成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中心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著力“產業優”,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標準化戰略,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成創新型省份、先進制造業大省和質量強省。切實貫徹中央關于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高質量發展與實現趕超有機統一,實施經濟發展“百千萬支撐”工程,加快“數字福建”建設步伐,形成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特色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均超萬億元,新興產業實現倍增發展,服務業比重顯著提升。堅持海陸統籌,發展特色鮮明的灣區經濟,邁出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新步伐。著力“機制活”,用好用足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效。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建設貿易強省,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化閩港閩澳經貿合作,緊密聯系和團結更多閩籍海外鄉親。以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為指引,繼續深化閩臺各領域交流合作,為維護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更大貢獻。

(二)加快民主法治建設,努力實現社會治理高效能。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入實施依法治省戰略,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與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相結合。提高立法質量,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強化權力制約監督。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依法支持軍隊改革與建設發展。全面實施“七五”普法,提高群眾法治意識,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服務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廣軍門社區好經驗好機制好做法,進一步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三)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努力實現精神文明高品位。加強理論武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福建精神。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提升新型智庫建設水平,推進科普、檔案、地方志等事業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升文化創新力、競爭力和軟實力,進一步打響福建文化品牌、延續福建文脈。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精心守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四)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幸福生活高指數。著力“百姓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增長、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著力增強供給能力,促進公共服務、城鄉民生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優質教育公平可及,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取得新進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五)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著力“生態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做好“生態+”文章,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控,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空氣更清新,加快建設美麗福建。

<  1  2  3  4  5  6  7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