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本報記者郁驍
面對菜價上漲 很多市民不去菜攤轉去超市購買特價菜———
“原來花10元錢買菜吃一天,現在10元錢只能吃一頓。”家住洋橋的退休教師張女士一直把過日子的賬算得很細,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哪家超市有促銷特價商品,農貿市場和超市的菜價哪里更便宜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近期受天氣影響,市場上蔬菜價格暴漲的大環境下,各大超市因為農民直供的蔬菜質優價廉,讓參與“農超對接”合作社的農民、消費者和超市三方獲益。
探訪
“就沒吃過4元錢一斤的‘天價土豆’”,年過七旬的李奶奶兩天前感嘆著離開了農貿市場,昨天當她發現家樂福方莊店產自山東“農民直供”的新土豆貼出黃色特價標簽,每斤從3.98元降到了2.48元,李奶奶趕緊扎進人堆里挑起來。
下午1點半左右,記者看到圍在家樂福方莊店特價菜區域的隊伍始終保持20人左右,“就剩菠菜、芹菜、萵筍了,小白菜、油菜賣完了,后面的人別排錯了。”工作人員不斷向排隊的人群報告情況。“早市上芹菜1.2元,萵筍1.5元,這幾樣特價菜還是超市便宜。”住在東單的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因為家附近沒有大型超市,她每隔十天半個月就到這兒來逛逛。
對于家門口就守著大超市的顧客王女士來說,到超市買菜的機率要高于農貿市場,她曾經排過一個半小時的隊購買特價菜,“如果兩邊價格差不多,我還是愿意到超市買,感覺吃著放心。”
記者隨后在玉蜓橋物美大賣場發現,這里由農民直供的2.78元的長茄子、1.48元的冬瓜,因低于農貿市場價格受顧客青睞。
馬上就訪
客流分散帶動周邊降價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副站長趙鐵橋昨天表示,從今年全國蔬菜供應總體上看,從農貿市場銷售的蔬菜比例仍占主導,但在菜價上漲的節點上,隨著很多人進入超市買菜,客流分散帶動了周邊農貿市場降價。這對平抑物價,穩定百姓消費心理有積極作用。同時對傳統的4至5道中間商來說,也會刺激他們減少加價利潤。
趙鐵橋介紹,農村合作社進入跨國零售巨頭賣場,也推動中小超市改變生鮮農產品經營模式。免收進店費、條碼費的零費用模式既對農民有好處,也在影響國內超市轉變營銷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