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的人建議對返鄉農民工、失業下崗者送技能培訓,送就業崗位
制圖:楊大昕
“天一冷,工會就把取暖費送來了。快過年了,這廚房的米面油都是‘送溫暖’送的。”河北省保定市市民盧春因為單位裁員下了崗,今年冬天成了當地的幫扶對象,工會和社區專門派人到他家了解情況,幫助解決生活問題。
臨近春節,各地“送溫暖”活動漸漸進入高潮。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對全國31個省、區、市15118人進行的調查顯示,56.6%的人表示身邊有各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
95.9%公眾期待各級領導利用送溫暖進行基層調研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趙健杰說:“從1992年開始,全國總工會發起了‘送溫暖’活動,到現在全社會都積極參與進來,幾乎成了制度化的常態。‘送溫暖’活動有一點是始終沒有變化的,可以用1992年‘送溫暖’活動的口號來概括:‘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
一位網友留言說,領導到下面體察民情,送溫暖都要實實在在,少些“安排”和“導演”,不能老是“越暖越加熱”,也要去些冷面孔家里坐坐,聽聽,看看。
本次民調顯示,95.9%的公眾期待“送溫暖”不應只是走過場,各級領導要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基層調研,了解群眾心聲,真正給需要幫助的人“雪中送炭”。
黨史研究專家、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會長石仲泉說,多做調研是咱們一直保持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930年就提出了。領導干部是要替老百姓干事的,但平時很難有時間與老百姓嘮嘮家常,了解他們的困難、期待,“送溫暖”就是個好機會。
湖北省武漢市的退休工人老田覺得有些地方的“送溫暖”活動有點兒走樣:“有的人把‘送溫暖’當做年終任務,敷衍了事,還有人甚至‘精心選點’,諸如要交通方便、被訪者要‘會說話’等等。這背離了‘送溫暖’的初衷,把好經給念歪了。”
調查中,當問到“你認為目前的送溫暖存在哪些問題”時,公眾給出的答案為:有些人純屬做秀(72.9%);有些人應付了事(62.8%);除了發東西沒什么真心交流和情感溝通(51.9%);存在精心選點問題(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