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移民規劃
移民“在夾縫中求生存”,搬遷工作陷入“螺螄殼里做道場”的境地。
甘宇平說,1997年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1998年二期移民開始,之后“發現很多后靠移民安置質量較差,移民群眾有情緒,另外按照初期的規劃,算來算去還有10多萬人沒有可供安置的土地。安置政策調整,勢在必行。”
“三峽環境容量確實是緊張的。”錢正英在前述水利部國慶大會上表示,“比較好的辦法是移出一部分人,我給三峽建設委員會提了這個建議,三峽建設委員會也同意這個意見。”
按1993年通過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三峽工程移民,應當在本村、本鄉、本市、本縣內安置;農村移民則應當以發展大農業為主,通過開發利用土地妥善安置。甘宇平介紹道,“具體來講,農村移民就是后靠安置,基本不能出省外遷。”
1999年5月,新任國務院總理兼三峽建委主任朱基在三峽工程移民工作會議上指出,三峽庫區山高坡陡,環境容量十分有限;隨著水庫蓄水升高,大量耕地還將被淹沒;“如果強求就近后靠安置,勢必開墾陡坡,毀壞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貽害無窮。”
他要求25度以上坡地要停止開墾,已經開墾的要逐步退耕還林。
為此,國務院調整了移民安置規劃,增加外遷安置移民數量,鼓勵引導更多的農村移民外遷安置,實行多種方式安置農村移民的方針,把本地安置與異地安置、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政府安置與自找門路安置結合起來。
2001年,《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作了相應修改。
據統計,農村移民安置去向調整后,庫區移民外遷人數增至19.97萬人。庫區移民干部反映,1999年移民政策實施調整后,大大緩解了后靠安置容量不足的壓力。
再調移民規劃
據國務院三峽辦公布,經過17年搬遷、建設,截至今年6月,三峽庫區累計搬遷移民127萬人,移民安置任務基本完成。
此前,三峽辦有關負責人在多個場合表示,三峽工程移民總數最終將在135萬至140萬人之間。
初期的移民安置規劃顯示,到三峽工程竣工,預計移民總數為113萬人。
2006年,三峽辦主任蒲海清對此作出解釋,在移民實施過程中,考慮到三峽庫區的生態承載能力,移民的安穩致富,以及三峽庫區的和諧發展,國家按照實際情況,適當增加了移民搬遷人數。
甘宇平表示,當初對農村移民人數作調查統計,并沒有落實到每個人頭,而是按照人口耕地比進行概算,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移民總量推算不夠精確。
重慶市移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移民安置人口的增加,還受到了外遷政策調整、人口增長率突破規劃指標、對移民資格管理控制不嚴等因素的影響。
除移民總量增加之外,還出現一系列新情況:部分移民淹沒住房面積小,結構差,補償少,在遷建新址建房困難;搬遷安置持續十幾年,移民為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合理增建的住房未予補償;水庫蓄水后形成124個水中孤島,島上群眾亟須適當安置;蓄水后,庫周民眾出行難問題超出預期;學校、醫院遷建后存在資金缺口,等等。
針對以上問題,2007年,國務院批準調整移民安置規劃和投資概算,在原有靜態投資400億元的基礎上,新增投資79.5億元(1993年5月價格水平),增加移民安置人口13.99萬人和建房678萬平方米。
遺留問題待解
三峽工程百萬移民,不是簡單的人員遷徙、家園變換,更是一個經濟重建、社會重構的歷程。在移民安置過程中,工程論證時沒有考慮到的一些經濟、社會問題顯現出來。
二期移民搬遷完成后,庫區產業發展面臨新的矛盾。隨著大規模工程拆遷、建設日漸減少,依靠密集的移民投資拉動而一度紅火的庫區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倒退。
在國企改革大環境中,庫區原有的工礦企業大多在搬遷中因規模小、技術落后、產品沒有銷路而關閉、破產。
三峽工程論證時認為“人口遷移后從事原有職業,沒有重新就業問題”的庫區城鎮,出現就業崗位嚴重不足、失業率猛增的情況。一些區縣城鎮調查失業率高達20%以上。至今,許多庫區區縣登記失業率接近10%。
庫區城市里大批漂亮的移民小區成為無業小區,加上最低生活補助、失業救濟等社會保障欠缺,許多移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少農村移民土地產出有限,轉移就業無門。
2003年前后,庫區社會矛盾進入凸顯期,移民上訪率居高不下,群體性事件屢有發生。
為破解庫區“產業空虛”,促進移民安穩致富,中央專門設立了總額達50億元的三峽庫區產業發展扶持基金,有針對性地支持庫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旅游業;投入大量資金,有針對性地開展移民后期扶持。
隨著庫區產業發展起步,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重慶庫區城鎮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移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3113元、4013元,是1996年的3倍、2.6倍。
進一步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移民生存與發展能力,全面解決移民遺留問題的工作仍然沒有結束。兌現安穩致富諾言,成為三峽工程后續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悉,重在推動庫區加快發展的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經中咨公司預審后,有望今年底上報國務院。文/張桂林 湯耀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