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壽命僅有一年,干完一年之后,就會因燃料耗盡而隕落人間。
昨天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在西昌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他表示,“嫦娥”現在已經進入整裝待發的時刻,目前四次大檢查已經完畢,沒有發現問題,等加注完就可直接奔月了。
奔月風險來自兩道關
每一次的飛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風險。在龍樂豪看來,本次發射的風險主要來自兩道關。其一是火箭發射?;鸺谝幎ǖ臅r間內起飛,精確地把衛星送至運行軌道,這第一關非常重要。雖然本次助嫦娥奔月的“長征三號甲”是金牌火箭,此前已經連續發射15次,有著100%的成功率,但是“高技術這種玩意非常復雜,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可能出毛病,一個墊片沒擰緊,一個小的螺絲釘都可能導致大問題。所以每個細小的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p>
龍樂豪說,如果有設備或儀器出現故障,且在35分鐘以內無法排除,那么就不能發射。只能等下一次,若是3天未能排除,則只能等到明年。
但他同時認為,有助推器的捆綁式火箭發射技術難度較大,而“嫦娥一號”只是一顆小型科學探測衛星,其體重約為2.3噸,屬于“中等偏瘦”,因此運載“嫦娥一號”的長征三甲火箭的負擔比起運載神五、神六的長征2F火箭來說大大減輕,不需要4個助推器。而且,火箭與“嫦娥一號”組合體重量只有250多噸,而火箭運載神舟飛船或大衛星時,組合體的重量高達400多噸。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箭發射的風險。
第二個大關口則是測量跟蹤?;鸺陲w行的過程中,是長距離的測量跟蹤,不但儀器要跟蹤上,還要實現對火箭的控制,在該拐彎的時候拐彎,要它完全聽話不是那么簡單的。本次探測器的發射對我們國家來講,是第一次把這個探測器發射到40萬公里外的太空,而在此前我們國家衛星送到最遠的地方也才8.5萬公里,這不能不說是一次考驗。
龍樂豪稱:“迄今為止,全球向月球發射衛星、探測器、人類登月等,共計發生了114次,但是成功率也就50%,危險相當大。”
龍樂豪說,為了助嫦娥順利奔月,本次發射的故障對策預案多達數百個之多。即工作人員事先設想會遇到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僅飛控程序來講大概就有90來個。其中控制系統的方案180多個,大大小小,算起來數以百計。
資料圖片:2007年10月13日,幾名專業人員在“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模型前交流。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高交會上,我國首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模型亮相,讓許多業界專家和市民一睹為快?!版隙鹨惶枴比嗽煸虑蛐l星目前進入發射倒計時,備受海內外關注。新華社記者周文杰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