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眾機械》雜志網站報道,科學家們近期發明了一系列水下探索工具,如深海漫游者、機器魚以及熒光蝌蚪等。未來,它們將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探索水下資源,研究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對地球水資源的影響等。以下是五種最新研制的未來水下探測器:
1. 深海漫游者
深海漫游者
“深海漫游者”由美國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科學家所研制。今年7月,重達3000磅(約合1361公斤)的“深海漫游者”開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附近海域的海底爬行了25英里(約合40公里)?!吧詈B握摺庇赦伈牧虾团菽牧现瞥?。由于使用鈦材料,它可以承受的最大壓力為每平方英寸6000磅(約合每平方米4218418公斤);由于使用泡沫材料,因此它的體重至少減少了100磅(約合45公斤),這樣它就不會因為身體太重而陷入海底的沉積物之中。“深海漫游者”在海底漫游的過程中,拍下了大量海底圖片,同時測量了海底有機物的氧氣消耗量。科學家們將依據這些數據研究氣候變化對海下生物群落的影響。未來,“深海漫游者”將開展更深入的海底研究,包括探索海底資源。根據計劃,“深海漫游者”下一步將在加州海域執行一項更為艱巨的海底探索任務,行程140英里(約合225公里),為期6個月,潛水深度達4000米。
2. 機器魚
機器魚
五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卡馬爾-約瑟夫和帕波羅-瓦爾蒂維亞研制出首款機器魚。最近,他們在此基礎上利用更柔軟的聚合體材料研制出了一款更像魚類的機器魚原型。新款機器魚更加靈活而簡單,零部件更少,總共只有十件,而最早的一款則有數千件。新款機器魚不到一英尺(約合0.3米)長,看起來有點像鮭魚,而老款則更像金槍魚。正是借助體小靈活的特點,新款機器魚可以代替許多大型水下探測器,進入一些狹窄水域搜集水污染情況和水下生態環境信息。在最初的測試中,工程師們是利用外部電源為機器魚體內的發動機提供能量。他們下一步計劃是將內置電池與機器魚一體化,真正實現機器魚的水下自動化作業。
3. 水下傳感器網絡
水下傳感器網絡
美國貝肯研究所和IBM公司正在聯合研制一種名為“河流與河口觀測網絡”(REON)的傳感器網絡。他們將把這種傳感器網絡部署于315英里(約合507公里)長的美國哈德遜河之上,對哈德遜河進行實時監控。目前,哈德遜河上已經有兩個太陽能動力傳感器陣列和數個移動的傳感器。據項目工程師詹姆斯-邦納爾介紹,最終整個REON網絡將擁有數百個傳感器,每一個傳感器都擁有獨立的計算機芯片。它們將負責實時收集與分析河流的生物、水質、化學物質等信息。此外,傳感器網絡還裝備有光學成像系統,以實現對整條河流的可視化監測??茖W家們將利用顯微鏡和基因排序技術實施水下微生物檢測和實驗。REON網絡的實時數據流將通過無線通訊方式傳送給陸上科學家,科學家將根據這些數據分析人類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