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X-37B太空飛機。
隨著美軍秘密研發的X-37B空天飛機一飛沖天,國際輿論紛紛驚呼太空戰爭時代即將到來。事實上,號稱“兩小時打遍全球”的X-37B只是美軍奪取“制天權”的先鋒,還有更多新概念武器在公開項目的掩護下暗中醞釀。盡管迷霧重重,基于美軍近些年發布的各種作戰綱要、智庫的研究報告以及新聞媒體的零星報道,外界仍然能初步勾勒出以“七大能力”為支柱的美國未來太空軍事藍圖。
太空快速進入能力
自冷戰時代以來,美國發射了大量軍用衛星,但運載工具一直是傳統的火箭,每次發射要花掉上千萬美元,且準備時間是以月來計算。美軍認為,今后的作戰行動對太空裝備的依賴越來越大,而其他國家正在發展反衛星能力。某些關鍵的太空裝備一旦被對手致盲或擊毀,美軍必須迅速向太空“增援”,這就對快捷而廉價的發射方式提出了很高要求。
據美《防務新聞》網站2009年10月報道,美國空中發射公司正為軍方開發一種新型發射技術,即將搭載衛星的火箭裝在C-17運輸機上。在運輸機爬升到數千米高度時,火箭脫離并點火,將衛星送入軌道。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是機動性強,與固定發射基地相比,遭對手打擊的可能性很小。此外,每次發射成本只有500萬美元,準備時間只需24小時。
與此同時,得克薩斯大學也在探索一種利用電磁能發射衛星的方式。其基本原理與電磁炮類似,就是借助電磁能將衛星加速到10公里/秒后發射出去。該研究所專家指出,在今后20年內,電磁發射裝置有望安裝在C-5或者A380等大型飛機上,單次發射成本更為低廉,約為7.5萬美元,發射周期僅一天。
太空機動能力
美軍認為,未來的航天器必須具備機動能力,在面臨反衛星武器威脅時,能夠迅速改變軌道躲避攻擊;另一方面亦可藉此強化攻擊能力,可有選擇性地“俘虜”或破壞對手的衛星。此外,航天器的高機動性有利于維修或回收其他在軌航天器,或為后者補充燃料,延長其壽命。
目前來看,剛剛升空的X-37B就具有較強的太空機動能力。此外,美軍還在研發具有更強機動性的新概念航天器。
太空態勢感知能力
為對太空實施有效控制,必須加強態勢感知能力,即掌握繞地飛行的別國航天器的狀況,對其活動進行監控。目前,美軍已建立了由全球25個陸基雷達站組成的太空監視網,號稱“太空籬笆”,但這套系統在陽光直接照射在衛星上時才能看清目標,且對在中、高軌道運行的衛星效果不佳,難以滿足未來需求。
為提升太空態勢感知能力,據《紐約時報》今年1月報道,美空軍已經在2009年10月22日發射了第一代“天基太空偵察系統”衛星,未來還將發射多顆同類衛星組成星座。同時,美空軍透露,他們還在研發一套稱為“軌道深空景象儀”的系統,該系統由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至少3顆衛星組成星座,能有效監視在深空活動的目標。
太空進攻能力
太空進攻能力,即對在軌的航天器實施軟、硬殺傷。軟殺傷指的是干擾航天器的活動使其喪失功能;硬殺傷則是利用各種武器對航天器予以破壞和摧毀。
就軟殺傷手段而言,《華盛頓郵報》曾在2009年9月披露,位于科羅拉多州的美空軍第76太空控制中隊部署了至少3套反衛星通訊系統。該系統可對他國的在軌航天器與地面接收站之間的通訊實施干擾,令對手無法借助衛星開展作戰支援行動。同時,美軍還在研發并部署“天基微波武器系統”,該系統由復數衛星組成,可以干擾、破壞其他衛星的電子元件,令其喪失作戰能力。
就硬殺傷手段而言,可供美軍選擇的武器更多。2008年初,美軍使用“標準-3”導彈摧毀了本國的報廢間諜衛星,表明其導彈防御系統同樣具備反衛星能力。同時,美軍還在研發“殺手衛星”。2005年4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射了一顆代號為XSS-11的微型試驗衛星,它在接受作戰任務后,可利用搭載的武器擊落敵國衛星,或對其發動自殺式攻擊。此外,激光武器也是熱門選擇。1997年10月,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場,首次向一顆氣象衛星發射了兩束高能激光,使之無法正常工作。美軍還計劃部署天基激光系統,即將激光武器直接部署到衛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