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就有專家稱,鄖縣人的價值僅次于北京人。然而,“鄖縣人”堂堂正正地出現在歐洲國家的歷史、地理教科書上,我國的教科書上卻只字未提。
目前“鄖縣人”頭骨化石出土處已搭好了800多平方米的采光天棚。這次再挖掘意味著什么?它的價值是否超過了北京人?國內地方考古開發難以破除“國內開花國外香”的窠臼?記者采訪了這次挖掘行動的多名專家,看看他們如何說?
2月18日,春節剛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經人聲鼎沸了,所長王紅星桌上的電話一直沒有停過。
“鄖縣人的考古價值將超過北京人?”前些天媒體這樣報道。對這個說法,王紅星所長、考古協調部主任李文森以及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做博士后的馮小波面面相覷。“現在大家又開始關注起鄖縣人了?”李文森頗感詫異。
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鄖縣人”曾經轟動一時。當時兩件完好的頭骨化石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古人類考古學界。經研究,它被認定為直立人,并被命名為“鄖縣人”,距今約100萬年左右,這比距今約50萬年的北京人還早一倍時間。之后的歲月里,“鄖縣人”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發現:“刻舟求劍”找到頭骨
“鄖縣人的挖掘,真有些傳奇。”作為當時挖掘的主要參與者,李文森和馮小波陷入到19年前的回憶中。
1989年,正值農民淘金熱。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農民簡永才在江漢邊上找到一個“石頭圪垯”。它讓當時負責文物普查工作的博物館工作人員王正華興奮不已:這正是他們踏破鐵鞋尋覓的哺乳動物骨骼化石。
從村民口中,王正華知道了當年“農業學大寨”,在學堂梁子上這樣的“圪垯”多得很:有的被推下陡坎;有的被埋在凹坑。王正華決定試一試。他圈定了大約一米直徑的范圍,讓農民往下挖。大約挖到70~80厘米的時候,有人開始叫起來:“找到了!”王正華激動地自己去撬。這正是后來的第一塊人頭骨化石。
讓李文森和馮小波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第二塊人頭骨化石的發現。1990年5月,發掘隊對學堂梁子進行再次挖掘時,他們還是考古隊伍中的“小年輕”。“我們‘刻舟求劍’找到了第二塊化石,它距離第一塊化石僅一米多遠。”李文森至今還認為這是個奇跡。
他說:“1991年的時候,我們挖出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塊圓咕隆咚的結核塊,挖掘都是大刀闊斧,民工用洋鎬將結核塊敲成了兩塊,顱腔就露出來了。當我將這塊化石送負責發掘的李天元手上時,他馬上抱著這塊化石神神秘秘地進了房間。當時大家問他是什么,他開玩笑說是‘豬腦袋’。”第二塊人頭骨化石就這樣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