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泉
在傳統史籍中,對流行病的記載比比皆是,所用的名稱有疫、疾疫、癘等,而一般統稱為疫,合稱疾疫。從現代疾病分類學看,這些疾疫包括瘟疫、瘴氣、痢疾、流行性感冒、麻風病等,包含甚廣。
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疾疫發生在周代。魯莊公二十年夏,“齊大災”。按照《公羊傳》的解釋,此大災即大疫。此后,關于疾疫的記載不斷增多。據鄧拓在《中國救荒史》一書中的不完全統計,歷代發生疫災的次數為:周代1次,秦漢13次,魏晉17次,隋唐17次,兩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從死亡人數看,程度最嚴重的一次是金朝開興元年(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間,“諸門出死者九十余萬人,貧不能葬者不在其數”。可見,疾疫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的確非同一般。
從中國古代疫災發生的具體原因看,疫災的發生往往與其他災害相伴生。一般而言,大災之后,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體得不到及時處理,細菌和病毒便會大量繁殖,從而導致疫災發生。如隋代大業八年(612年),天下大旱,繼而發生大疫,染疫者多死。宋朝慶歷八年(1048年),河北發生大水災。次年三月,又繼發疫災。元代至順二年(1331年),衡州連年大旱,接著發生疫癘之災,“死者十九”。
古代防疫方法
大多數古人對于流行病認識,是很難在科學的角度作出判斷的。他們往往把疫情的發生歸結為由于不順應天道而造成的天對人的懲罰。
先秦時期,傳說帝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為鬼,其中一個居江水是為瘟鬼。為此,人們每于疾疫發生時,作法以驅除疫鬼。《周禮·夏官》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專門的驅疫鬼者。此四人身披熊皮,頭戴面具,執戈揚盾,帥百隸逐室毆疫,此即后世儺戲的由來。除此以外,歷代流行的設醮、紙船送瘟神等民俗,也都是驅疫鬼的具體形式,甚至連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也與驅疫鬼有關。
醫學的發展讓人們的這種觀念漸漸淡薄下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疾疫發生與公共衛生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始重視公共衛生事業。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職期間,鑒于泉州城內水溝湮閼歲久,“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為癘疫”,乃作《開溝告諸廟祝文》,興工清理溝渠。又如吳芾于乾道二年(1166年)知隆興府,當地“舊有豫章溝,比久湮塞,民病途潦。公曰:‘溝洫不通,氣郁不泄,疫癘所由生也。’亟命疏浚,民得爽塏以居。”
一旦出現疫情,對病人采取什么手段呢?許多典籍表明,是隔離。這種方法自古有之,而且,除此之外,再無更好的方法。關于隔離觀察治療的最早記載見于《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則已成為制度。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曾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
然而,隔離這一方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甚至遭到極大的反對。晉時就有記載說當朝臣家染上時疫,只要有三人以上被感染時,即使沒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內不得入宮。這種有效的隔離方法卻被當時人譏諷為“不仁”。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疫情出現以后,很少有人自覺地采取這種措施。所以,盡管古人對防疫做了很多努力,其效果還是不明顯。每次疫情死亡的人數并沒有隨著醫學的進步而有所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