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色糧油
我國特色糧油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大。特色糧油大部分屬于抗旱作物,是我國半干旱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廣泛應用于化工和醫藥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營養保健功能和綜合利用價值,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品質優勢與價格優勢,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出口量約占世界出口量的10%左右。但是,目前我國特色糧油產品生產存在種植粗放、品種混雜、退化嚴重、加工開發不足,出口市場秩序混亂等突出問題。規劃期內重點發展18種特色糧油。
主攻方向:
(1)加強良種繁育與新品種選育工作,加快優質專用品種推廣應用步伐;(2)加強出口基地、加工原料基地建設,推廣保優節本高產栽培技術,推進生產技術與產品的標準化;(3)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開發優質特色糧油系列產品,培育一批名牌產品;(4)加強特色糧油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特色糧油相關的質量、技術和環境標準及全程質量安全控制體系。
優勢區域:
(1)蕓豆:云南、四川、貴州、重慶、新疆、甘肅、陜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2)綠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陜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重慶、廣西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3)紅小豆: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湖北、重慶、云南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4)扁豆:陜西、甘肅、寧夏、河北、山東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5)蠶豆:云南、四川、重慶、廣西、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山西、河北、江蘇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6)豌豆:甘肅、寧夏、青海、四川、重慶、湖北、云南、貴州、河北、廣東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7)蕎麥: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廣西、安徽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8)燕麥: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北、云南、四川、貴州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9)青稞: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0)谷子: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1)糜子: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北、黑龍江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2)高粱: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甘肅、山西、河北、天津、山東、四川、重慶、貴州、湖北、廣西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3)薏苡: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4)啤酒大麥:新疆、甘肅、陜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河南、安徽、云南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5)啤酒花:新疆、甘肅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6)芝麻:河南、湖北、安徽、江西、陜西、重慶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7)胡麻:甘肅、內蒙古、寧夏、山西、河北、新疆、陜西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18)向日葵: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的部分縣市。
發展目標:
到2015年,培育60-100個特色糧油名牌產品,優勢區產品優質率達到95%以上;建成一批專用化生產基地,滿足國內外細分市場的品質、規格需求;提高加工轉化率,創造新的消費熱點,增加市場占有份額,擴大出口規模。
(四)特色飲料
茶葉、咖啡是風靡世界的無酒精特色飲料。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茶種資源豐富,有一批地方特色明顯的名茶。但茶葉原產地保護力度不夠,茶農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無公害生產技術與產品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等問題突出。我國云南和海南是世界高檔咖啡豆適宜種植區,近年咖啡加工技術不斷進步,咖啡國內消費需求和出口穩步增長。主要問題是咖啡園建設質量不高,品種混雜,生產技術和管理跟不上,精深加工和規?;潭炔桓?,出口企業無序競爭,直接影響國際市場競爭力。規劃期內重點發展5種特色飲料。
主攻方向:
茶葉:改良茶樹品種,穩步推進良種化進程;改善茶葉種植環境,加強茶樹病蟲害監控;全面推廣茶葉標準化生產,加強初制茶廠改造與加工環境整治,確保茶葉優質安全。整合品牌,形成產業聚集。
咖啡: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單產;建立優質咖啡種植園和精品咖啡脫殼加工廠;研發咖啡深加工新產品,建立咖啡交易中心,做強咖啡品牌。
優勢區域:
(1)紅茶:皖南、滇西、粵桂部分縣。
(2)烏龍茶:閩西北、閩南、粵東。
(3)普洱茶:滇西南。
(4)綠茶:黃山太湖區、浙閩丘陵區、閩粵丘陵區、大別桐柏區、兩湖丘陵區、武陵區、五嶺區、粵西桂東區、海南區、秦巴區、川黔區、滇西南區。
(5)咖啡:云南西南部、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北部。
發展目標:
到2015年,優勢區全面實現標準化生產,控制農藥和重金屬殘留;加大資源原產地保護和新產品研發力度,扶持一批加工型龍頭企業,改善加工工藝;整合品牌,規范市場;中西部優勢區創建一批特色飲料地域性名牌,提高區域產品的認知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