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石油替代品,目前全球正大力推廣玉米(1631,-6,-0.37%)燃料乙醇。但在中國,生物燃料將走另一條發展之路。
昨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與美國、巴西等國大力推廣玉米燃料不同的是,發改委副主任陳德銘表示,為保護耕地,結合農業生產,中國將不使用玉米作為燃料。
這份中長期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將達1000萬噸,加上生物柴油利用量200萬噸,總計替代約1000萬噸成品油。
目前,中國生物乙醇產量約在102萬噸左右。在102萬噸里面有80多萬噸的乙醇仍然使用玉米,其余20萬噸是使用其他糧食和薯類植物。
但基于糧食安全考慮,陳德銘表示,今后發展生物燃料乙醇,不再用玉米,而主要是用非糧物質,比如甜高粱、小桐子,還有文冠果等植物,它們大多生長在鹽堿地、荒地荒山上,利用這些東西,把它們轉變成生物燃料。
據悉,發改委近期的發展重點是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黃連木等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技術。從長遠看,應積極發展以纖維素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
規劃中還形成了全國生物燃料布局。發改委在2010年前,將重點在東北、山東等地,建設若干個以甜高粱為原料的燃料乙醇項目;在廣西、重慶、四川等地,建設若干個以薯類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項目;在四川、貴州、云南、河北等地建設若干以小桐子、黃連木、油桐等油料植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試點項目。
針對中國生物燃料產業發展,陳德銘指出了兩大困難。他說,首先中國布局太分散,生物質燃料分散在農村各地。第二是技術的困難,中國目前掌握的技術,以及對國際技術的了解都不足,導致這種生物質能的轉化所帶來的成本比較高,其價格短期內將比化石能源的價格高。宋蕾
|